茶博覽雜志
茶博覽雜志基礎信息:
《茶博覽》雜志是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主管,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浙江國際茶人之家基金會主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向海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
《茶博覽》雜志愿以一杯好茶的情結與天下茶人與愛茶人共同分享茶文化,茶經濟的權威資迅和品茗的無限樂趣。
茶博覽雜志辦刊宗旨:
《茶博覽》雜志為月刊,每月20日出版,全年共12期。《茶博覽》以“繁榮茶經濟、弘揚茶文化、服務飲茶人”為宗旨,創辦以來,一直堅持關注茶業經濟動向,堅持文化品位,在全國以及海外的茶人和愛茶人中獲得了一致公認,發行量穩步上升。
茶博覽雜志期刊特色:
該刊的特色,可以概括為三個字:
—、“雅”。這是讀者的共同感受。《茶博覽》從整體設計、圖片的色彩和運用、文章的內容和風格,都比較雅致。有的讀者說,這本刊物的總體色調不是大紅大紫,而像是一幅水墨畫,清明淡雅,意境高遠。從內容上來看,話題都是圍繞一個“茶”字:用的是散文筆調,給人的感覺就如同置身于一個恬靜的港灣,避開喧囂與繁雜,—邊品茗,—邊傾聽—個個有關茶的故事,心態十分平和。
二、“博”?!恫璨┯[》關鍵是“博覽”,不“博”,就名不符實;不“博”就對不起讀者。因此,“博”是該刊的著力點。該刊開辟的“茶人譜”、“茶經濟”、“茶鄉行”、“茶藝屋”、“茶養生”、“茶博園”等欄目,都是以茶為中心輻射開去,寫茶人、茶鄉、茶品、茶事、茶具、茶詩、茶畫、茶書、茶史、茶道……給人許許多多有關茶的知識。
三、“深”?!安笔鞘軓V大讀者所歡迎的,但“深”也是不可或缺的。讀者中因有不同的文化層次和不同的職業之分,對刊物也就有了不同的要求,有的只限于一般的了解,有的卻需要作深入的了解與研究,所以刊物的內容不能停留于一個層面上。特別是隨著茶經濟的發展,作為一本專業刊物,應當根據其發展需要,及時作深度報道。
四、“美”?!恫璨┯[》在文風上頗有可取之處,文章大部分在千字之內,沒有令人厭煩的長篇大論,且文字優美,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茶博覽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4-9223,CN:33-1321/G0,郵發代號:32-128,周期:月刊,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語種:中文,開本:大16開。
茶博覽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文史茶博覽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茶博覽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棠城煮茶匯群賢第十一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游節勝利舉行長興舉行“陸羽國際茶文化節”《南方嘉木》長興開拍讓茶道走進百姓家——一場關于弘揚茶文化的探討茶休閑人和諧——淺議“茶為國飲”之愿景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茶飲料產業展望尋訪失落的茶馬古道遙寄茶香里,潘板橋頭事茶青太貴,巖茶價層層追高“廬山云霧茶”苦對贗品貨“中國元素”館的魅力——世博園里名茶薈萃茶與漢語文化的激情碰撞浙江茶農世博園里“取經”第三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寧德舉行閩臺聯手創精品海峽茶香“兩岸紅”風鈴看茶展緣結福鼎·茶和世界茶禪波羅蜜儒釋道三教泰斗品茗論茶武夷山“正、清、和、雅”——禪茶文化的精髓茶禪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以低碳理念引領中國茶產業獨愛那片“易武正山”草堂獨語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zfws_1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