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中的游戲與教學分析
一、前言
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對其有的重要價值,在游戲中孩子們不僅可以鍛煉,學到知識、增長智慧,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還能幫助幼兒學會分辨事物,協調社會關系甚至體驗生活,實現全面協調發展。所以,幼兒游戲中存在重要的教育動因、教育方法和教育契機。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游戲是其主導活動,游戲與教學二者必須緊密結合,寓教于樂,最終實現較好學前教育效果。本文從游戲與教學的關系,游戲應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學前教育中的游戲設置原則和注意事項三個方面探討了相關幼教理論。
二、學前教育中游戲與教學的關系
在研究在學前教育中如何利用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種手段與方法之前,首先要理清和明確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是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有效利用游戲的基礎與前提。現階段對幼兒園游戲與教學關系的認識主要有“分離平行”、“相互融合”、“包含”三種觀點。“分離平行”關系觀點認為學前教育中游戲和教學是完全并列的兩類活動,處于完全分離的狀態。游戲強調幼兒主體性的發揮,是內在游戲精神的主動生長,是一種無目的或是目的性不強的活動,強調的是“興趣”、“表現”、“過程”;教學則是一種有外在教育目的規范,要使幼兒掌握一定知識、技能的社會性活動,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強制要求,強調的是“目標”、“計劃”、“效果”。此觀點顯然有失偏頗。“相互融合”關系觀點認為,游戲在學前教育中有一席之地,具有的獨特的教學價值,可以借助用來進行教學,能夠起到調動起幼兒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但仔細思考就會發現,這種觀點所說的融合,只是僅僅將游戲看做了教學的工具,僅僅是表層的融合,極有可能在實踐中走入“灌輸式”或“放養式”的極端。“包含”關系認為學前教育中游戲與教學是包含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其中,教學活動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游戲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很重要但卻不能代替整體的功能。梳理以上關于學前教育中游戲與教學關系的三種觀點,自然是“包含”觀點更為準確。理清二者關系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實現幼兒園游戲與教育的有機結合和整合,實現高效教學。
三、學前教育中游戲應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既然游戲是學前教育的主導活動,那么它在學前教育中應該發揮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交往和協作能力的培養。對于當前大部分為獨生子女的幼兒來說,在幼兒園外大部分時間為家中長輩所環繞,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合作、分享、溝通的能力是相對較弱的。幼兒園的一些團隊、模仿角色類的游戲,為幼兒提供了體驗模擬現實社會生活環境和團隊協作的機會,潛移默化的將合作、協同的觀念根植于他們的幼小心靈中,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能力也會隨之提高。二是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學齡前兒童包括肌肉控制、動作協調、身體平衡等在內的運動能力正處于形成和強化時期,提升運動能力正是游戲活動所獨具的功能。比如在以鉆、爬、平衡等動作為主的游戲中,可以促進幼兒大肌肉群的發展,使得身體協調性得到有效提高,各類體育游戲則可以鍛煉幼兒的運動能力。三是語言能力的培養。無論哪類游戲都離不開語言的夠用,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語言表達的環境,對提高其對語言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模仿和學習不同角色講話的語氣和內容,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逐漸學會依據角色和溝通對象表述內容,逐漸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四是有效提高動手動腦能力。一些手工制作類的操作性游戲可起到這種作用,在依據教師要求完成游戲要求時,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得到了同步鍛煉。五是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游戲是玩兒,但同時也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常常根據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去表現和創造,比如捏橡皮泥、搭積木,每一個孩子所能呈現出的“作品”都會不盡相同,有些孩子還能制作出若干個不同的“造型”,這鍛煉的就是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學前教育中游戲設置原則和注意事項
選擇游戲要建立在教師對所教授幼兒特點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適合其具體發展情況,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協調發展。游戲的形式和過程要適合所針對幼兒的年齡段,能吸引幼兒的強烈興趣,使幼兒能自始至終的全身心投入其中,不致產生厭煩心理。每天的游戲類別、形式不宜過多、過雜,但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等創造性游戲最好起碼有一種。穿插于科目教學活動之中的游戲要以規則游戲為主,起到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水平的輔助作用。每天的游戲要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做到張弛有度,使幼兒的精神狀態保持舒坦、平和。
五、學前教育游戲中教師應發揮的作用
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應是主體和“主角”,教師只需要起到輔助和指導作用。參與過多,容易引發幼兒對游戲活動的厭煩心態,改變了游戲寓教于玩的初衷,成為了披著游戲外衣的教學活動。首先,自始至終遵照教師的“命令”來進行的游戲不是幼兒資源的活動,是不自由和缺乏靈活性的,也不利于幼兒創造力的塑造和想象力的發揮。所以游戲要有幼兒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時間,才能實現其教育價值。其次,教師的輔助和指導不可或缺,但要保持最低限度的干預。在游戲中,教師要堅守觀察但不干擾游戲進行的原則,同時仔細觀察、密切注意游戲進度,對幼兒的良好表現及時給與支持、贊許、鼓勵,對不正確的加以糾正即可。第三,如需參與游戲,則應以平等的角色參與,以充分尊重幼兒為前提,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意愿、想法和觀察問題的角度去“干擾”游戲的自然進展,否則會削弱游戲在提升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上作用。
六、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要從學前教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學前教育中的游戲設置原則和注意事項多方面積極努力和改進,讓幼兒有一個垮了的童年。
作者:樊蕊 單位:烏海市海勃灣區蒙古族幼兒園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