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會計理論課堂教學管理模式研究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力度加大,高等教育辦學形式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我們國家高等學校包括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而獨立學院則是普通高校不可或缺的力量。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14年我們國家的獨立學院有283所,在校生有2690625人,普通本專科在校人數總計為25476999人,獨立學院本專科在校人數占到普通本專科在校人數10.56%。因為獨立學院在高等教育體系的特殊位置,學院在教師結構、資金來源、學生生源、教學目標等都有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還得具備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思維能力。作為一名獨立學院的專任教師,通過走訪廣東幾所獨立學院,發現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課堂教學。
二、獨立學院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
目前,獨立學院招生已達到一定的規模,筆者所在獨立學院在校生已經達到3萬人,若要使獨立學院達到長遠的發展,應該將工作重心漸漸轉移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上。筆者通過與獨立學院教師和學生訪談,閱讀國內外文獻,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歸納影響獨立學院教學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培養目標;師資力量以及其教學水平。
1.培養目標
目標引導行為。獨立學院與科研型大學、高職院校不同,對人才的培養目標也不同。從社會用人單位反饋來看,獨立學院的學生與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獨立院校的培養目標對于課堂管理是具有指引作用的,決定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方向。
2.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
教師是課堂的掌舵者,教師的素質及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獨立學院聘請的教師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學校聘請的專任教師,專任教師隊伍中以青年教師和退休反聘教師為主,因為獨立學院的人事制度還不健全,青年教師流動性較強,不利于專研提高教學水平,而反聘教師因為年紀或者身體的原因并未更新知識,這也不利于學生掌握最新知識,降低了教學質量;第二類是從母校過來上課的教師,這些教師一般還是按照母校的教學方法,與獨立學院的培養目標并不契合;第三類是從其他學校過來兼職的教師,兼職教師因為只有課時費用,且因時間受限,往往對課堂管理不用心。
3.學生素質
一般而言,獨立學院的學生的高考分數線低于二本線或者部分高考失利的學生,導致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的層次明顯,有些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強,有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要弱,這就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三、課堂管理模式的創新
互聯網普及的今天,想要擁有精彩的課堂,僅僅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人們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筆者結合所在學校會計課堂教學經驗,閱讀國內外文獻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設計一套適應會計理論課堂的教學管理模式。
1.設立“人—隊合一雙贏管理模式”
“人”就是指學生,“隊”指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團隊,團隊人數一般不超過8人。“合一”指的是學生個人的分數和團隊的分數是緊密相連的。“雙贏”指的是通過這種管理模式學生個人的價值與團隊整體價值都得以實現。
2.設定考核指標
我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然不能適應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大學生的目標,那么如何改變學生一貫“接受型學習方式”呢?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制定了針對學生的考核指標,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回答問題,激勵學生知識共享。筆者制定的考核指標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個人表現,另一個是團隊表現。個人表現主要涉及課堂回答問題情況、按時上課情況;團隊表現主要是案例完成情況。
3.日清-周結-月考核
每位同學應根據自己的當天課堂情況編制該堂課的明細賬,以做到日清成績,將個人的表現直接反映到“賬”上。每隊的隊長應當每周匯總一次本隊成員的表現,并將明細表匯總給課代表。課代表應當每月匯總一次每隊的課堂表現情況,并按照分值的高低排出名次,并實施加分政策,及時獎勵突出的個人及團隊。最后,學期終了,由課代表編制3張表:一張是個人表現匯總表,個人單項成績=個人平時表現匯總;第二張是團隊成績匯總表;第三張是個人總成績,個人總成績最高分100分,作為平時分。
作者:陳蒙夢 單位: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