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完善辦法
一、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作用
內部審計在事業單位日常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內部審計能夠及時、準確、連續、有效、有針對性地指出存在的問題,所以更容易獲得良好的效果。其在事業單位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改善和督促作用。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較企業比起來力量要薄弱很多,很多小的基層事業單位只設一名會計、一名出納,內部缺少必要的監督機制,通過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指出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被審單位完善內部核算制度。二是監督和評價作用。通過正規的內部審計,對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規范行為進行及時指出,確保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完整、正確和合法,同時也可以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實施實施情況進行評估、肯定取得的成績,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為更好的工作做好準備。三是財務制度和領導管理相互制約和建議作用。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對財務工作的處理及其領導對財務工作的管理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會依據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規定,指出事業單位存在的不規范行為,能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更好地完成。再次,由于內部審計在日常審計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容易發生的問題,能夠發現的較為及時,能較好地防止錯誤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并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挽回損失,對領導干部和財務人員隊伍建設也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四是與外界溝通聯系作用。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與政府審計部門或社會審計機構進行溝通的機會較多,協助這些部門開展日常審計監督工作,有的內審結果可直接被政府審計部門或社會審計機構采納;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對本系統、本單位內部情況更加了解,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容易發現問題及時支出并提出更好的規范財務管理的建議,盡量避免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
二、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我國審計制度實施較晚,作為事業單位,作為為社會服務的部門,由國家財政撥款,按照撥款項目支出,社會監督比較少,逐漸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我管理,自己說的算的不良習慣,要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真正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屬不易,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引導。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和束縛,內審工作的從屬地位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改變,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并沒有真正被認識起來,認為內部審計相當于“自找麻煩”,很多事業單位認為將本單位的財務工作做好就夠了,每年的財務工作都是差不多的,內部審計不重要,沒有必要設置內部審計部門或者只是形式上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實質內部審計部門沒有任何作用的事業單位大量存在,有些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部門還是主要履行財務審核的職能,對于財務賬務以外的審計問題無法給予合理的建議。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人員隊伍建設滯后,內審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人員有很多是從財務會計抽調來的,只是熟悉日常賬務處理,對管理方面知識缺乏,很難從單位全局角度審計財務工作是否合理,很難全面的開展審計工作,對于日常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很難發現,工作難度大,給內審工作造成缺位或漏失,不能完全體現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和內部制度作為依托,審計方式、方法單一,不夠規范,工作思路不夠明確,工作效率較低;內部審計工作只拘泥于日常會計處理是否規范、單據報銷是否合理,使內審工作流于形式,無法與我國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相接軌,無法吸取先進的財務制度和管理制度,無法發揮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應有的監督作用。部分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被上級單位、本單位領導的控制,成為維護本單位利益、規避法律的工具,往往使審計工作只做表面功夫,使不合理的報銷表面合理化,使審計部門成為違法違規套取國家資產的工具,使內部審計部門既無法公正、客觀地反應不合理、不合法的問題,又為不法行為形成了保護傘,失去了內部審計應有的法律作用。一些事業單位委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內部審計,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擅長對企業的審計和年報工作,對專業性較強的事業單位了解不足,一些專業性的經濟支出是否合理也不能給予肯定,只是對膚淺的會計核算做大概審計,深層項目支出是否合理規范并不能給予正確的評判。內部審計缺乏連續性,一些事業單位每隔幾年就會換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內部審計,每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重點都不一樣,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也不同,就會造成審計意見不一,使單位日常會計處理中遇到的問題不知道該怎樣處理。事業單位單位領導對內審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大多數人在思想深處還是認為事業單位是國家撥款,支出項目也是固定的,怎么花也不會出現問題,內部審計沒有實質性的必要,內審工作一直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從屬地位,并沒有真正被重視起來,沒有將內部審計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認為內部審計相當于“自揭傷疤”,沒有存在必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內部審計的管理體制不健全、不通順。內部審計是一個獨立的監督部門,獨立性和權威性是其充分履行職能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在現實的單位管理體系中,內部審計部門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能以一個獨立的部門充分發揮作用,這種關系并未理順。很多事業單位并沒有專門的內審部門,少數事業單位雖然有內設的內部審計組織機構,但該機構不夠獨立、職責劃分不清、制度不夠完善,是否進行內部審計,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到底算不算問題,能不能改,還是領導一人堂,內部審計工作在開展中“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監督形同虛設,權利得不到有效制約。內部審計發現問題后懲處力度不夠,不能發揮應有的威懾作用。內部審計的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對發現錯誤后如何處理,特別是除去麻痹思想和習慣性陋習,做到預防和杜絕人為的、主觀的錯誤,做到按照規定嚴格地進行內審處罰,責任到事,責任到人,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內部審計屬于單位內部的自查行為,內審處罰有時難以落到實處。
三、完善企業內部審計的幾點建議
提高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重要性的認識,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現。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應該改變其從屬地位,做好事業單位的檢查者和監督者。將檢查督促與風險管理相結合,在完善事業單位治理結構的同時,使事業單位資金做到合理使用、健康發展。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在嚴格遵守事業單位內部財務制度的同時,按照本單位領導的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審計職責,正確處理好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以及領導工作方針之間的關系,努力將審計制度融入會計日常工作和領導日常管理思想理念中去,將審計制度納入單位財務制度中去,并將在日常審計工作中發現的財務問題,領導管理問題及時歸納總結并向領導匯報,并形成建議書,定期向領導報告,做好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者和領導的參謀者,使審計部門的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事業單位應該制定內部審計規章制度,規范內部審計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務。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主要的工作重點是控制財務工作的合理性、規范性,領導管理的制度性、可行性。實行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最終目標是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有章可循,提高財務管理的合法合規性。因此,內部審計應該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把審計工作同日常的財務管理、領導管理結合起來,為本單位資金使用合理、合法、合規把關。其次,要轉變事后審計的傳統觀念,將事后審計變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事后審計相結合,做到事前科學預測與決策,事中積極檢查和督促、事后嚴格監督和整改,及時發現并糾正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督查改進。對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做出系統、客觀、規范的評價。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組成要合理,要定期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要求有熟練的財務知識的同時要對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也有足夠的了解,要求審計人員在工作中一絲不茍、炳公執法、認真負責。熟悉國家財政法規和事業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考核工作,從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協助單位相關部門制定規范的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制度,給予內部審計人員一定的權利,使各個部門能全面配合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對內部審計做出的審計意見要嚴格整改,對審計人員從工作待遇、工資待遇方面都給予解決,充分調動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制定嚴格的內部審計人員的考核制度,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勝任能力的培訓及考核,從根本上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制定嚴格的內部審計程序,從上到下要認真對待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并及時地予以糾正。規范的內部審計程序,是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能夠正常開展的基本前提,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與事業單位實際工作任務相結合,制定適合本單位內部審計的工作流程,使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序可循,有理可講,為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很好地開展,為審計后存在問題的及時處理提供制度保證。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結束后要出具規范的審計結果,逐級向領導匯報,并提交整改建議,單位的領導和相關人員要認真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按照審計提出的整改建議進行整改,內部審計人員認真做好后續對審計工作的總結,對審計意見的落實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促,有必要要請審計部門對有問題的事件進行回訪,檢查有關部門或所屬單位是否認真進行了整改。對整改不合理不徹底的單位提出二次整改的要求。通過以上論述,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項日常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會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在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中會逐漸發揮其重要作用,但是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作為新興的學科,不斷地發展完善的同時,也需要事業單位的重視,只有不斷參與事業單位財務活動,積累更多的經驗,為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促進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薛瓊 單位:撫順水文局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