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一、多媒體教學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影響
1.多媒體教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課改要求課程內容應與社會、科技、時代及學生生活相聯系。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要達到上述要求存在很多客觀的限制條件,不是教師不想做,而是教師無法做。例如,教師講解時事政治時播放一段視頻資料,以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能做的就是在家把視頻資料下載到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里,再帶到課堂上播放,但由于筆記本電腦屏幕小、聲音小,根本無法讓同學看清、聽清,教學效果不佳,而多媒體教學很好地彌補了這一弊端。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設計中,課堂教學設計的前提是創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柏拉圖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實現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等各種信息的交互傳遞,將抽象晦澀的內容直觀地展現出來,使教學內容更加富有吸引力,從而提高了整個教學效率。
3.多媒體教學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方便、省時,傳達的信息更加嚴謹準確,擴大課堂信息量,有利于開拓學生的知識范圍。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傳授書本外的其他信息時必須通過板書的形式,非常耗時,同時有些教師的字體非常潦草,學生難以準確了解教師傳達的信息,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相反,多媒體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這些缺陷,它以課件的形式展現教學內容,使每堂課涵蓋的內容超過原來的一倍以上。多媒體教學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插入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實驗也證明,圖片、音頻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
4.多媒體教學具體形象的表達特點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難點。對于思想政治中淺顯的內容,學生自主學習就可以理解,對于一些難點內容,尤其是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的部分,不僅教師講起來頭疼,學生理解起來也很困難,這就使學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但多媒體教學強烈的畫面感、話音同步的特性可以讓學生很容易精力集中,有助于學生認識問題、理解問題。
5.多媒體教學把思想品德課中的知識與熱點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媒體教學容量大,時代性強,能跨學科、跨地區、跨歷史,能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教師可以增設課前15分鐘時間將多媒體教學應用于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每堂課之前,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提前準備一則當天的時事新聞,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分析,然后在課堂上與同學和教師分享,如果時間充裕,教師可以鼓勵同學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師做適當總結。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膽量,活躍課堂氛圍。
二、多媒體教學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響
1.采用多媒體教學時,有些教師完全照著課件念,上課中的“即興講授”被“照件宣科”替代,不利于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課堂上情感交流減少,上課缺乏活躍的氛圍,學生非常懶散,達不到新課標中要求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效果。
2.多媒體教學涵蓋的內容太多,信息傳達的速度非常快,抑制學生思維,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一邊聽教師講課一邊抄寫筆記,課堂學習非常忙亂。有的學生為了抄寫筆記不聽教師講解,錯過了教師對重點和難點的剖析,無法準確理解一些知識點;有的學生只顧著聽教師所講的內容,筆記零零碎碎,不利于后期鞏固復習,學習效率和效果大大下降。
三、多媒體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輔助地位,切忌本末倒置。多媒體教學中的課件只能是引導性作用,教師不能照課件宣科,也不能在課件中插入太多圖片、音頻材料和視頻資料,只能篩選最適當的相關材料,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同時,教師要盡可能避免無關或自相矛盾的多媒體信息的同時呈現。
2.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教師要根據學生合理的情感需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應用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特殊作用,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學平臺。但我們也應該正確定位多媒體教學的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只有讓多媒體教學正確發揮輔助性作用,才能極大調動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和積極性,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白勇 單位: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薛官屯鄉天獅民族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