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財務風險危害與對策
1前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和中央政府持續穩定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物流企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和風險。其中財務風險關系到企業興衰存亡,因此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建立安全可靠的財務管理模型,是擺在每一個物流企業面前的課題。
2財務風險產生的根源
2.1來自融資方面的財務風險
在物流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的短缺時有發生,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經濟現象。首先,如果企業向銀行借入一部分資金,還款壓力就會構成一定財務風險。如果無法從銀行借到貸款,而進行民間融資的話,則風險會更大。其次,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預收款項和應付款項,從而占用客戶的資金,造成資產負債率升高,而且這部分資金都是短期無償占用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償還,否則,就會給物流企業的信用造成負面影響,并給經營帶來風險。
2.2來自投資方面的財務風險
首先,物流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需要添置部分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土地等),而這必然會占用大量資金或產生債務,從而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的短缺,形成一定的財務風險。其次,企業為了獲得高速發展,必須進行長、短期投資,將部分流動資金置換為股(債)權投資,以獲取主營業務以外高于市場利益的收益,一旦股(債)權公司的經營失誤、疏于管理或因監督不到位產生虧損等,物流企業也會遭受損失。
2.3來自物流企業內部的財務風險
(1)物流企業資金缺乏,就會導致經營困難,活力不足,只能靠借債來維持基本運營,加重自身的財務費用負擔。因此,物流企業在經營中一定要避免求大求全,應審時度勢,量力而行。
(2)債務監管失誤。如果物流企業對所發生的債務登記核算不規范、反映不及時完整、監管不力,容易造成財務風險,導致嚴重虧損,危及企業生存。
(3)物流企業本身積累貧乏。由于長期的粗放式經營,致使許多物流企業的贏利能力較低,企業財富積累過少,運營裝備更新緩慢,在市場競爭中,極有可能喪失發展的空間。
3財務風險的危害
物流企業必須認真對待財務風險,否則一旦財務風險轉化為財務危機,將嚴重影響物流企業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其危害主要有:
(1)導致物流企業的變現能力遲緩,削弱現金支付能力。現金的短缺,會影響物流企業往來款項的及時結算,從而降低企業的信用度,并可能需要承擔由于失信而造成的費用負擔。同時也有可能無法及時給員工發放薪水,從而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影響物流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2)導致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秩序混亂。財務風險如果轉化為財務危機,會影響物流企業正常的供應與銷售網絡以及經營秩序,上游企業不敢給物流企業提供支持和幫助,客戶也不敢與其簽定服務合同,必將嚴重影響到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的安排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3)嚴重影響物流企業的技術研發與升級。財務風險如果轉化為財務危機,物流企業就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開發、引進、應用新技術和新工藝,更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進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和利潤指標的完成。
(4)影響員工的福利。財務風險轉化為財務危機后,物流企業就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提高員工的福利,從而影響員工的忠誠度和積極性,不利于物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影響股東和經理人的信心。財務風險轉化成財務危機后,物流企業的財產安全就會受到嚴重威脅,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就很難實現,從而影響股東投資的信心,也很難留住優秀的管理人才。由此可見,財務風險轉化為財務危機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嚴重。這就要求物流企業的股東、經營者必須重視這一現實問題,認真考慮如何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防范、規避、化解、消除財務風險對物流企業的影響,引領物流企業向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斷發展。
4防范財務風險的對策
(1)加強資金管理,化解融資風險。加強物流企業現金資金流量管理是物流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前提。對資金的吸收、管理、運用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等相關法律規范來操作,規避高利息融資、非法融資、非正常業務融資,訂立安全可靠的財務操作流程,定期對企業財務帳務加強核算與管理,制定內部控制流程,降低非正常業務資金流與企業的關聯度,打造高誠信、高安全度的財務管理模式。
(2)加強資產管理,嚴防財務危機。物流企業的流動資產、長期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和無形資產是企業所有者權益和負債(短期負債、長期負債)的具體表現形式。如何加強物流企業資產的管理和運用,使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和壯大,是物流企業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員工必須時刻關注的重點問題。以資產清償負債、用資產滿足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用資產進行對外投資,都是物流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具體生產經營行為,這些行為在給物流企業帶來一定收益的同時,也可能會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和危機。所以物流企業在從事這些生產經營活動時,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對生產經營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進行必要的監督和管理,確保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要定期對企業的財務目標進行考核,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對生產經營過程出現的問題,爭取早發現,早解決。
(3)建立風險管理機制,控制財務風險。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既給物流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營風險,同時也帶來了發展機遇,如何在有效規避經營風險的同時抓住機遇創造利潤,考驗著物流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膽略和智慧。物流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和市場環境,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制訂出一套風險管理和控制制度以及運行規范,從源頭上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對物流企業的影響。同時要充分運用員工的集體智慧和力量,控制、化解、消除物流企業的各種財務風險,嚴防財務風險轉化為財務危機。
(4)運用信息技術,規避財務風險。在物流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但又是可控的。我們可以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和手段,在融資、投資、內控等各個領域,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和總結,制定相應的預案,確保物流企業的利益。
(5)穩定人才隊伍,抵御財務風險。物流企業應創新經營模式,變革財務管理手段,提升財務安全,從企業實際情況及員工切身利益出發,建立安全的人才管理機制,穩定相關財務管理人才,從員工的收益及長遠發展規劃著手,以健康成長、持續收益、穩定福利為管理目標,增強員工內在動力,從而使之能主動、有責任、高質量、科學地控制財務風險,為企業保駕護航。
作者:郭劍平 單位:湖北物資流通技術研究所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