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化工程專業課研討式教學實踐
1研討式教學大綱的內涵
研討式教學模式源于早期的德國大學,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目前已成為各國高校中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1]。研討式教學大綱是高等教育發達的西方國家不遺余力地推行的一種先進的教學管理文件。它在課堂中的應用具有可以明顯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雖然我國高校已經普遍使用教學大綱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文件,但對于研討式教學大綱的設計不多。1997年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郭漢民教授為探索在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大膽進行教改實踐,創造了全新的研討式教學模式[2]。此后,國內多位學者從不同側面對研討式教學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很多一線教育工作者也非常關注并積極推行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大綱的設計和使用方法為,新學期第一節課中教師向每一位學生發放一份教學大綱,并在課堂對其進行解釋,使學生了解課程的內容。經過學生共同研討,對教學大綱進行微調,確定新的教學內容,這就如同教師和學生之間簽訂了一份責任合同,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約定。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期待著按照約定的教學大綱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責任,自主地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果。正是這份由學生認可的研討式教學大綱的“契約機制”使預期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和保證[3]。
2在皮革工程方向引入研討式教學大綱的意義
皮革是一個傳統型產業,具有悠久的歷史,經過多年的發展,皮革加工的基本理論已經相對成熟。皮革高校培養的人才以面向工程實際為主,要求學生不僅能系統完整地掌握知識,還應具有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理論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類似于中學時期的“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一般都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種教學方法顯然不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思維被束縛在教師和教材所限定的界限之內[4]。當他們離開學校踏上工作崗位,很難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生產,面對復雜的問題感到很茫然,無所適從,因此常常有人誤認為“在大學期間什么也沒有學到”[5]。我專業全部教師都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具有扎實的前沿理論知識;絕大多數教師具有三年及以上的企業工作經驗,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為開設研討式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引入研討式教學方法,通過研討確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在授課教師和學生之間達成一種教與學的協議,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在心理上期待著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履行自己的那份責任,自主地學習知識,并進行消化、理解,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從而將注入式教育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3研討式教學大綱在皮革工程專業中的實踐
針對許多學生不愿下車間從事一線工作,我校輕化工程專業皮革工程方向為學生提供了工程技術型和商貿管理型兩個發展類型,在工程技術型方向開設了《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該課程開設于第六學期,理論課時為16學時(我校1學時為45分鐘),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見表1。與該課程相配套的實驗為32學時,故單獨開設《皮革商品檢驗學實驗》課程。本文選擇《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作為研討式教學大綱實踐的試點課程,
3.1教學大綱的講解
學生一般都不會接觸教學大綱這個文件,一般也不了解什么是教學大綱。故需要在該課程的第一節課中向每一位學生發放一份該課程教學大綱,并在課堂中對大綱中規定的教學內容、學時安排、授課順序等對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了解教學大綱一旦確定,就需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授課等。
3.2教學大綱的研討
在學生了解了《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的教學大綱后,考慮到初次采用研討的方法確定教學內容,大部分同學可能不會積極參與,故將5~6名學生分成一組,每小組推選一位較為活躍的同學擔任小組長,然后分組討論教學大綱中的授課順序、學時安排、考核方式等內容。討論完成后,由各小組長將討論意見寫在黑板上,最后再由授課教師和全班學生一起確定教學內容。由于是第一次采用研討確定教學內容,大部分同學還不清楚怎樣確定教學內容,故此次討論學生討論比較積極的內容是授課順序和考核方式。最終全班學生和授課教師確定了授課順序為成品革化學指標檢驗、原料皮檢驗、革坯檢驗、成品革物理機械性能檢驗、皮鞋檢驗和皮革制品檢驗。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占60%,平時成績占40%。學時安排采用原教學大綱中安排。
3.3研討式教學大綱的施行
該課程本學期的教學安排嚴格按照第一次課討論形成的教學大綱施行。課堂紀律非常好,基本沒有曠課和請假的學生,學生比以往活躍,積極參與問題討論。全班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均在60分以上。
3.4研討式教學大綱適用性調查
在課程結束后,組織學生對研討確定的教學大綱的適用性進行調查。調查方式采用匿名填寫調查表,調查表中設計的主要問題有:該課程的總體學時是否合理?授課內容和學時安排是否合理?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等?我校2012級輕化工程專業皮革方向共有34名學生,發出調查表34份,收回調查表34份。其中17名學生(占比50%)認為研討式教學大綱安排合理,沒有反饋不同意見;2名學生希望減少學時;15名學生希望增加學時,其中3名學生希望增加實驗課的學時。增加學時的要求主要體現在皮鞋檢驗和皮革制品檢驗兩章內容,這兩章內容較多,而每章只有1個學時。學生在考核方式上有一定分歧,2名學生希望提高閉卷考試成績的占比,認為閉卷考試的成績應該占70%以上;5名學生希望將平時參與研討的表現,計入平時成績或單獨占一定的比例;也有2名學生建議以大論文的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3.5教學大綱的修訂
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在修訂新版的人才培養方案時,經過我專業教師共同討論,決定將《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的學時增加8個學時,調整為24學時。后續將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
4結束語
通過研討確定教學大綱,在授課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教與學的協議,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和學生都會在心理上期待著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履行自己的那份責任,可以明顯吸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研討式教學大綱的設計只是輕化工程專業皮革工程方向教學改革的初步嘗試,我們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改革實踐,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作者:洪新球 單位:嘉興學院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