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論文
一、改革實驗教學、營造創新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概念和規律大多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極重要的環節,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當前實驗教學普遍存在只重視簡單的操作練習的現象。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從器材、方法到表格設計都是按照規定好的步驟和方法進行實驗,教師很少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學生在實驗中只是依葫蘆畫瓢,根本不能領會實驗的原理和思想。因此必須改革實驗教學的方法。例如: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實驗中,小組學生完成了“伏安法”測量后又有意地誘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再次討論、分析和考慮獲得新方法,并且設計實驗電路,選擇實驗器材,優選實驗步驟,得出實驗結論。然后對其方案進行及時點撥,以至于一部分學生在探索、操作的過程中,設計出“伏伏法”和“安安法”測電阻的新方案,同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創造的熱情,讓學生感覺上實驗課既是一種收獲又是一種享受。在演示實驗中,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參的安排,進行一些創新設計,如可以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索性實驗。讓學生選擇器材、設計實驗方法,通過創設條件,使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保證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是創新入門,實驗是創新之本。要指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有些學生在做早餐時會發現,同樣的情況下,加熱一杯牛奶與同質量的豆漿所用的時間不同,這是為什么呢?電磁爐和微波爐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兩種小家電,它們的工作原理相同嗎?對電能的利用效率哪個高呢?等等。許多科學家是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有了許多新發現。如阿基米德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是在他洗澡時通過水溢出而意外發現的。又如美國學者謝皮羅在洗澡時,發現水流出浴池時總是形成逆時針方向的漩渦,這是什么原因呢?專家告訴他,這種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因為地球自西向東旋轉,所以北半球的洗澡水總是逆時針方向流出浴池,在明白其中原因后,謝皮羅發揮想象,借助類似思維撰寫了一篇科學論文,論文發表后,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莫大興趣。
三、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延伸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要讓學生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外,教師還要安排學生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科技創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例如帶領學生走出學校,參觀考察機場、工廠、農村、電站等,了解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科技的進步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增強科技運用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物理教師要努力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拓展創新教育的廣闊天地,培養學生進行學習研究的熱情和提供學生發展個性的土壤,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發展和親身體驗中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出適合現代教育要求的創新人才。
作者:付金利 單位:泊頭市第四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5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