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
一、轉型期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目標沒有及時調整
現階段,正處在轉型期的各個高校,對于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已經做了較大的調整,加大了重視程度,并增加了實踐教學的課時。但由于經驗不足,在增加了實踐教學的同時,并沒有把實踐教學的目標做相應的調整,使得教學目標有些模糊、不明確。像這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在開設的實踐教學課程的安排上還遵循著以前的實驗課程,這樣的課程安排適合于理論研究型的高校,但是在應用技術型高校的人才培養上有點不適合,沒有體現出企業的需求,與實際聯系不是很緊密。其次,有很多應用技術型高校在實踐教學中的目的是以學生考取職業證書作為最終的目標。因為學生考取資格證在很大程度上會促進就業率的增長。但學生考取了職業資格證書之后,只能證明學生有了理論知識的基礎,并不代表他們已經能夠勝任就業崗位上的工作,沒必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以考取資格證為目的,避免與應用技術型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相脫節。
(二)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和環境有待創新
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上,遵循的一個特點就是環境的真實,讓學生體會到實際企業工作中的環境。而現在很多高校沒有舍得花成本去提高實踐課程的環境,還在沿用這校內實訓室,實驗室,進行著傳統的手工或者一些財務軟件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無法真正體會到真是的企業的會計流程的。
(三)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科學
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是關切到這個實踐教學能不能夠有效的進行和掌握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手段。許多高校還在沿用著一次性考核的方法來進行評價,忽視過程評價,就意味著對整體實踐教學情況不能夠完全把握。實踐教學考核的不僅僅是學生掌握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學生能夠掌握方法,因此,教學評價體系必須進行完善。
二、對會計學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定位要明確
在制定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的時候,應該重視“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重應用”,堅持知識和能力協調發展,注重培養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實踐教學課程的環境構建要多渠道、多元化
我們可以利用校內資源和校外企業聯合進行多元化的能力培養。購進先進的模擬軟件,在校內實驗室開設模擬課程,組織學生開設學生社團活動、讓有能力的同學參與教師科研活動、開展創業大賽等比賽活動。
(三)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不但要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而且,要具備豐富的企業工作經驗和深厚的專業實踐經歷。這樣才能在培養學生的時候給學生傳授正確的方法和書本上學不來的經驗。所以高校必須加強自身的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通過聘請高素質的企業財務人員,定期到學校進行授課;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讓自己的教師走出去,到企業中進行深造和學習,甚至可以讓中青年教師在企業中進行兼職、掛職,定崗工作等,大力發展雙師型教師。同時開展企業的科研合作,讓教師考取相關的專業的資格證書和參加培訓。
三、結論
通過本文的闡述,應用技術型高校會計實踐課程應該定位在: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知識,全面熟練的掌握會計學基本方法和業務技能,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這就對我們培養人才的應用技術型高校提出了相應的改革要求,在基礎教學之外,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走“強化應用、重視實踐、突出創新”的總體思路。所以在設置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時,要注重整體貫通,內容上同步協調化,結構上層次化,在形式上多渠道、多元化,從而構建出以專業基本素質培養、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綜合實踐素養培養、創新精神與能力培養于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作者:張玉霖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5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