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視覺素養教育論文
一、實現語文教學視覺素養教育的策略
1.教師視覺素養的培養
中小學語文教學視覺素養教育工作的開展,要依靠廣大的中小學語文教師群體來進行。而教師想要進行學生視覺素養培養的前提是,教師本身具有較好的視覺素養。所以,學校只有先進行教師視覺素養的培養,才能實現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視覺素養教育。但就目前來看,國內的很多中小學語文教師對視覺素養的概念都不甚了解,所以根本無法完成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所以,一方面,教育單位和學校應該聯合起來進行中小學教師群體的培訓,從而使他們了解并重視學生的視覺素養的培養,進而進行相關工作的探索。另一方面,學校應該系統地進行教師視覺素養的培養,從而使他們具有利用圖形圖像展開語文教學的能力,進而保證學生能夠接受較好的視覺素養教育。
2.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
首先,教育部門要做好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保證教師能夠將學生的視覺素養培養工作落實,進而長期進行學生視覺思維能力的訓練。其次,教師在進行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為只有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進行學生視覺思維的鍛煉,而不是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視覺圖像的洗腦。最后,由于中小學生的思維有一定差異性,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各個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不同,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進行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
3.創設視覺情景進行語文教學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具有思維活躍和好動的特性。所以,教師可以采用創設視覺情景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生視覺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課文《我要的是葫蘆》一文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制作葫蘆藤、蟲子等道具,并進行故事的演練。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觀察理解課文的內容,還可以掌握運用圖形圖像來表達內心想法的方法。所以,通過創設視覺情景,可以使學生的視覺素養得到培養。
4.借助視覺圖像進行語文教學
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搜集大量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覺圖像,使學生對同一主題的不同表現形式的圖像進行討論。而這樣一來,學生就需要進行圖像表達的思想和內涵的比較分析,進而使學生的視覺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與課文有關的圖形和圖像的描述,并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后重新進行圖像的描述,從而使學生的視覺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視覺圖像的利用,可以幫助教師進行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
二、結語
總而言之,視覺素養教育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使學生的視覺思維得到充分的鍛煉,進而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而要想實現中小學語文教學視覺素養教育,就需要對教師進行視覺素養的培養,從而使教師利用創設視覺情景和借助視覺圖像的方式,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因此,本文對中小學語文教學視覺素養教育問題進行的研究,可以促進我國中小學語文教育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作者:杜亞楠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5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