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建設下教師教育技術論文
一、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對微課建設的促進作用
第一,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調整教師的教學意識與態(tài)度,進而對其整個教學過程加強評價和反思。微課建設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方式,是以知識新穎、內容完備作為其發(fā)展的前提的。教師通過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更好地為以后的微課建設中的各項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在微課建設中,有不少的環(huán)節(jié)融入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理念,比如微課建設中所使用到的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手機技術、視頻技術和微博技術等,這一系列技術的提升,都與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理念保持一致。眾所周知,教育技術能力中不只是包括了一些傳統的教育知識和教育理念,同時還有一系列的現代教學方法。這一系列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在掌握以后,可以更大程度地促進教師更好地學習微課的相關知識,以及做一些有關教學方面的微課,以此來改進微課建設的質量,促進微課建設更好地與時發(fā)表展的要求接軌,并服務于教學工作。第三,在教育技術能力不斷得到增強的情況下,可以使微課教學工作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由于教育技術中含有終身學習、革新思維方式的理念,這就意味著微課教學也會在這樣的理念下,不斷地出現新的教學內容,替換其中的一些陳舊知識。
二、微課建設對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促進作用
高校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是高校教師執(zhí)教水平和能力的一種體現,主要表現在教師是否能夠適應高等學校的發(fā)展要求和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將各種新技術、新手段引入教學中,豐富課程內容和表現形式。當前,最為首要的就是要把微課這一技術引入到高校教學中,以便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更好地實現師生間的互動,并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除此之外,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也會從以前的應試教育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學,而是主動地學習各類知識,并且積極地開展各項討論工作,如果遇到一些疑難問題,還可以共同解決,所以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具體來說,微課建設對高校教師能力會有以下的推動作用:第一,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微課這種新的教學工具,對自己未來的教學產生一定的啟發(f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觀看各種與微課相關的教學資源,深入地了解到微課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在新時期對增強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并可以就自身的教學工作開展好相應的反思與總結。第二,老師學習了微課中的相關知識以后,通過自己身臨其境地做微課,切實體驗一下微課,對老師提升教育技術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光看只是浮在表面上,并不能全面知曉這一技術的方方面面。所以,更為重要的工作就在于通過教師實際做微課的過程,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并不斷地探尋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以此來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第三,微課可以把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其中,為各類人員提供借鑒。除了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外,微課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學習,因為很多的教學工作完全可以借助于微課這個教學工具,把其教學方式全面發(fā)揮出來。就當前情況來看,微課程的提供者就是在校的一二線教學工作者,在這里面不會牽涉到太高端以及太現代化的技術。所以,每個學習者都可以在學習以后,通過的簡單的培訓更好地開發(fā)出自己的課程來,讓自己的作品為其他的相關人士提供借鑒作用。在這里,所有的人員都是學習者、開發(fā)者、創(chuàng)造者。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看,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深受廣大教師的喜愛。第四,不只是中小學一線教師在微課程的幫助下尋求自己的教學方式。微課也促進不少的高校改進了自己的教學方式,并培養(yǎng)出了一批專業(yè)化的教師。從對微課建設的情況來看,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有系統的理論知識;二是有熟練的教學能力。第五,微課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流程,且都是就某一個方面開展的,沒有強制的操作流程,教學過程完全以個人興趣為出發(fā)點,具備每一位教學者自己的風格,所以可以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課中的小問題都是在實踐中引入的,并不強調研究結果的理論意義,在微課中更多地是強調解決問題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工作,不僅可以提升教師教學效果,還可以使教學工作越來越專業(yè)化,同時還可以用于解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如教學的重點、難點等,或者是課堂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的活動。
三、結束語
從當前情況來看,微課建設使得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在微課的幫助下,教師的教學內容可以更加新穎,而且便于制作,對于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主動協助教師創(chuàng)建教學內容,對于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起到一定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微課教學工作的開展。如在終身學習理念的支持下,教師會完全突破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實現跨越式發(fā)展。教學方式和手段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甚至還可以采用制作微課資源,讓更多的人在課外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下,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并且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借助于微課加以解決。由此可見,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升,可以通過微課程向外傳播,從而使教學手段得以更新;與此同時,微課也可以利用其平臺,促進高校各項教育資源的傳播,從而一改以往的那種相對死板的教學方式。所以,二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在今后的高等教育教學中,只有把先進的技術與先進的理念都應用于教學中,才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才能夠真正地實現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
作者:姚偉 單位: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5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