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情境教學基礎會計論文
一、“基礎會計”實施多媒體情境教學的具體做法
目前,中職校一般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施,這為實施“基礎會計”多媒體情境教學提供了物質保證。多媒體在“基礎會計”情境教學中的作用可以模擬真實的企業經濟活動過程,模擬企業會計工作環境,重復再現教學中所需要的真實情境,為師生之間的聯系提供快捷簡便的溝通渠道,便于實現師生間活動中的數據保存、過程監督以及結果評價。
(一)教學準備
“基礎會計”教學情境的創設途徑需要做如下準備。
1.師生親身體驗經營活動。選一家中等以上規模的制造業企業,帶領學生參觀訪問,了解原材料的采購、原材料的收發、生產加工、產品驗收入庫、產品銷售、貨款回收等資金周轉的具體過程,使從未出過校門的中職學生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有一個感性認識。如果可能,還可以增加部分親身體驗活動,由學生參與部分經營過程。
2.視頻、圖片資料。在經過企業允許的情況下,對所參觀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錄像、拍照和收集資料,以備課堂教學中使用。針對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主要經濟業務,以劇本的形式編寫主要經濟業務案例,聘請“演員”在企業的實際背景下模擬經濟業務過程,制成錄像。
3.flash動畫。會計核算中的某些經濟業務要拍成較真實的錄像需要很高的成本,目前可行的解決方法是制作flash動畫。教學中可以在多媒體的輔助下,通過相關的動畫來增加學生對經濟業務的感性認識。動畫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聘請專業人士制作。
4.會計賬務處理實物。購買部分領料單、記賬憑證、賬簿、會計報表等,供學生課堂練習使用。收集一些發票、銀行結算憑證等,盡可能多地準備一些會計核算過程中所使用的實物資料或照片。親自接觸實物,進行實證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準確地把握會計核算過程。
(二)基本步驟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多媒體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分為如下基本步驟。
1.帶入情境。當學生了解了會計知識對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后,他們一定會重視對“基礎會計”的學習。這是實施“基礎會計”情境教學的基本保證。初學“基礎會計”的學生對企業經營活動基本是陌生的,對會計的核算過程和會計信息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如果一開始便灌輸大量的概念、假設和原則,容易使學生對“基礎會計”產生厭煩情緒。“基礎會計”的情境教學首先應把學生帶入會計的真實環境,體驗會計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帶領學生去參觀真實的企業經營活動,最好是選一家上市公司,這樣可以利用其公開的會計信息。參觀前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并要求學生參觀后寫出參觀報告:該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如何?該企業是不是很賺錢?該企業生產經營存在什么問題?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將學生引入會計天地。
2.延續情境。在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后,若教學過程刻板、單一,學生又會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動機弱化,以至消失。因此,在把學生帶入情境后,教師要把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真實情境中,使情境成為一個連續的動態的客體,使教學內容轉化為連續情境中真實可信、生動具體的故事情節。
3.優化情境。一旦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起來后,他們便會主動地去閱讀教材,但嚴謹晦澀的教科書會讓他們感到理解困難。“基礎會計”的情境教學需要將教科書枯燥的內容轉化為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的畫面、音樂的旋律,或轉化為角色的扮演或實物的演示。教師引導學生用他們的眼睛去觀察,用他們的心靈去體驗,在形象的感染中使他們漸漸地感受到會計的真諦和會計的魅力。
4.憑借情境。教師憑借情境不但要使學生掌握會計知識,還應訓練他們應對會計問題的直覺,培養獨立分析和思考會計問題的能力。通過經常的情境觀察,訓練感官,強化感覺,積聚大量表象與經驗,并突現、強調情境的某一部分,使學生潛在的直覺在外界有利因素的碰撞下,迸發出直覺思維的火花。情境中鮮明的形象刺激著想象活動近乎無意識地展開,潛在的創造性易于爆發出來。教師通過改變情境、變換數據、敘述故事等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新問題,培養創造性思維。
5.拓寬情境。學校的高墻將學生與紛繁變幻的世界隔離開來,情境教學應為學生認識社會打開一扇窗戶。情境教學不應局限于教科書上的會計知識,還應把這些會計知識置于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利用我國上市公司豐富的會計信息資料、國內外大量的會計案例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引發他們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培養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們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認識。
(三)教學實施
很多教師對動畫制作和視頻制作并不擅長,要達到制作較完美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材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很多老師可能對情境教學望而卻步。解決辦法如下。
1.動畫與圖片相結合。較簡單的內容僅需幾幅圖片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復雜而又難以理解的內容,可制作flash動畫等。
2.團隊協作。由多位老師組成“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團隊,先制定情境設計計劃,然后由每人負責幾個特定內容的情境設計,最后集體討論修改,定稿制作完成后,可以共享。
3.可聘請專業人士制作動畫、圖片及視頻等。在爭取學校資金支持的同時,可以考察確定相應的專業公司,聘請專業人士,與課程教學團隊一起,制作動畫、圖片及視頻等。
二、“基礎會計”實施多媒體情境教學的注意事項
“基礎會計”實施多媒體情境教學的本質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這也是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人生活、工作在社會中,他要認清其周圍環境、認清社會,才能更好地處理他與別人、他與社會的各種復雜關系。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培養其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和邏輯思維方法認識社會的能力,這就是“基礎會計”情境教學的本質目的。但是認識的一般規律是首先對事物有一個感性認識,感性認識多了,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而“基礎會計”課堂中的情境教學恰恰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基礎會計”教師要在這個良好的會計情境中適時地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因此,情境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方式,其背后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教師不能脫離這個本質目的,而僅僅停留在有趣的、生動的感性認識上。另外,從“基礎會計”多媒體情境教學中可以看到,只有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才能體現情境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情境教學就是利用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最終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讓情境教學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注意事項也是不容忽視的:
(1)可接受性。問題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恰當地設置,要考慮到學生能不能接受,要設計合適的“路徑”和“梯度”,便于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
(2)直觀性。問題的設計的內容要直觀,是平時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常見問題,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入口寬,開放性強,解決方案多,學生的思維與創造的空間大;
(4)挑戰性。問題的設計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和學習方向,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探索空間,促進其積極參與,接受問題的挑戰;
(5)真實性。真實的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應用能力,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培養真實的情感和態度。學習情境越真實,學習到的知識越容易在真實的情境中起作用,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6)“基礎會計”課程需要講述的內容很多,但沒有必要將教科書中所有的經濟業務都進行情境教學設計,僅對較抽象、或較重要、或較難理解的內容設計情境教學即可。同時,在多媒體情境教學中,選擇哪個知識點,設計什么情境,選用哪些資料,提出哪些問題,正確答案是什么,教師不能都包攬下來,否則,長期以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又養成了“看熱鬧,聽講解”的新“填鴨式”學習習慣。在當今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會計專業人才是市場的緊缺型人才之一。而基礎會計又是他們所有技能的基礎,只有基礎打得牢,技能的大廈才不會傾倒。多媒體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將會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穩固的根基,為學習其他專業課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馮中強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5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