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醫護人員素質的護理教育論文
一、更新管理理念,尊重醫護人員需求
手術室醫護人員管理工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機制,充分尊重醫護人員的合理需求。管理者應多與醫護人員溝通,主動深入了解每位醫護人員的性格特征,關心體貼醫護人員,對醫護人員需求盡量給以滿足。
(一)滿足醫護人員渴望理解的需求
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將醫護工作指揮位置下移,盡可能多地熟悉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基本情況,耐心傾聽其心聲,當醫護人員生病住院或家中有困難時抽出時間探望,讓醫護人員感到集體的溫暖。
(二)滿足醫護人員渴望尊重的需求
長期以來管理者在工作中一直扮演“控制者”的角色,用“強制性手段管理人,其結果雖能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但會造成醫護人員為屈服領導權威而工作,出現領導在與不在不一樣的管理結果。為此,我們采用更加透明的民主管理,有效增加群體的親和力,讓群體成員理解并監督醫護管理的手段與成效。
(三)滿足護理人員實現需要的需求
要充分理解廣大醫護人員自我發展的渴望,引導醫護人員進行職業規劃,倡導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相一致,積極為她們創造條件,幫助她們學習提高,努力爭取職稱晉升名額,滿足她們職業生涯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求。
二、著力強化培訓輔導,提升醫護人員素質
(一)新形勢下手術室醫護工作的新要求
隨著醫護工作的范圍和內容不斷擴大,對手術室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必須具備高尚的思想素質。手術室醫護人員必須熱愛手術室工作,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對病人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一絲不茍、勤奮工作。二是必須具備高超的技術素質。手術室醫護工作技術性強,醫護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練掌握操作技術,才能在操作中做到準、穩、輕、快,實現醫護配合默契。三是必須具備健全的心理素質。手術室醫護工作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靈活主動性,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觀察細微、判斷準確,沉著冷靜、反應敏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和應變能力,才能使醫師信賴、病人放心。
(二)加強手術室醫護人員培訓輔導
能力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有待于在醫護工作中加強培訓,逐步提高。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及職業道德培訓,通過培訓,使手術室醫護人員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態度和藹可親、語言柔和恰當,設身處地的替患者著想,讓患者感受到親人般的呵護。二是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根據不同層次的醫護人員制定合適的發展計劃,從各個方面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手術室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三是加強心理健康輔導。手術室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工作,手術室醫護人員更容易陷入亞健康心理危機,影響手術室的日常工作。因此應定期開展心理教育課程,指導手術室醫護人員調整工作方式及工作情緒,準確把握自己對工作的適應方向和程度,客觀認識自己的工作能力,相互之間團結協助。同時,及時掌握醫護人員的心理動態,針對性的對個別人員進行疏導,要讓手術室醫護人員學會控制和調適自己,學會轉移自己的煩惱和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三、著力強化考核激勵,調動醫護人員潛能
健全手術室醫護工作績效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是調動醫護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提升手術室醫護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完善手術室醫護工作績效考核機制
要按照手術室醫護工作程序及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將醫護工作分類、量化,制定出各種考核項目、指標,并根據工作強度、專業技能、風險性、責任強度等制定出具體分值,將每個分值對應相應的獎金數,每月進行質控考核,對扣分項目給予懲罰,對得分項目予以獎勵。同時,將績效考核情況作為年終評優、晉升職稱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建立手術室醫護人員激勵約束機制
一是競爭激勵。管理者應給每一位醫護人員施展才華的機會與空間,讓她們在一次次地自我挑戰和激勵中,在一次次你追我趕的熱浪中,使護士的自身價值得到實現。二是榜樣激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以榜樣的力量來感染每一位醫護人員,定期評選優秀醫護人員,使醫護人員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的積極性。三是利益激勵。醫護管理者必須從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對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利益激勵,使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得到最大的激發,從而使手術室醫護質量不斷提高,最終使醫院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四、結語
總之,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手術室醫護人員管理,既是維護手術病人切身利益的“外需”,也是提升醫院自身管理效益的“內需”。我們應從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醫護人員需求、提升醫護人員素質、激發醫護人員激情,為手術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提高手術室工作的質量和效益。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4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