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教學的思考
一、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很早就開設了成本會計這門課程,各校在教學中都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理論教學與實踐向脫離等因素造成該課程在教學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
1.1教學手段簡單、教學方式滯后
目前成本會計教學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仍停留在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過程和基本生產耗費。教學方法手段絕大多數還是依靠單純、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為主,很少采用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學生難以掌握產品成本的形成和計算全過程,一知半解。
1.2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成本會計是聯系實際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及其生產特點。而當前的成本會計安排實踐性教學的課時很少,許多教師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很少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更談不上與企業實踐管理的結合,沒有真正發揮實踐教學在促進理論教學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
1.3任課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由于成本會計的綜合性比較強,不但需要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等會計的專業知識更要熟悉和了解企業的生產和工藝流程,因此這就要求教師不但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更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較高的素質。目前,高校的成本會計教師學歷都很高,雖然理論基礎較好,但由于本身會計實踐機會少,對企業的實際狀況并不了解,缺乏實踐經驗,不能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有機地結合,學生掌握起來也感覺吃力。
1.4考試手段簡單
目前眾多的高校仍舊采用閉卷的方式考核成本會計學習的效果,盡快比較公平公正但是考試的內容死記硬背的內容過多,不能夠真正體現學生實際的應用能力。
二、改進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的思考
成本會計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對會計人員的需求,應對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改革:
2.1改進教學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
由于成本會計課程公式多、方法多一級分配表格多等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業潛能應當采用多種授課形式進行教學。具體方法有:①比較分析教學法。有些章節存在多種方法的成本核算,認可老師應當重點剖析每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和計算過程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在比較的基礎上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可達到較好的效果。②案例教學法。成本會計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克服傳統教學方法帶來的弊端,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參與,身臨其境的進行案例分析。案例教學中所采用的案例應盡量來自于企業的真實資料,應杜絕不調查研究、閉門造車的現象。
2.2加強實踐教學,適量增加實驗課程
成本會計既然是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就應該加大實驗教學環節。首先對學生進行認知實踐,組織學生到管理完善的工業企業參觀,到現場真實的了解企業的生產情況等,使學生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內容,提升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可以系統地進行各項成本核算方法的模擬實驗教學,選擇一些實際工作中使用的分配表格、成本計算單、記賬憑證、成本明細賬等資料,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完成成本核算的全部過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3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任課教師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對成本會計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求選擇知識淵博、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成本會計的教學工作,學校應該創造條件讓教師經常與企業保持聯系,可利用假期到生產企業頂崗實習,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特點、工藝流程等實際情況。為了提高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質量,教研室還應該組織任課教師集體備課,集中討論有關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和課后練習,制定統一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和模擬實驗教學,相互交流教學經驗等。所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提高成本會計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4采用多樣靈活的考核方式
考核制度對于引導學生學習方向有極大的作用,要適應教學改革的新思路,主要考核學生的運用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為了更好的考查教學評價,學生的總評成績應該由考勤管理、課堂表現、習題作業、模擬實驗和期末考試共同組成。同時應建立成本會計試題庫,隨機抽取選題進行自動組合,避免了任課教師出題時考查的片面性和期末復習時劃考試范圍,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有較客觀的評價。
作者:董利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3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