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現代企業會計管理技術分析
1會計管理的定義
(1)會計管理的主體是會計單位的會計主管和會計人員
這里的管理主體是廣義的管理者,包括各級、各類和各個層次的會計人員。
(2)會計管理的客體(對象)是資源
它是指以人為中心的各種各類資源,包括會計單位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
(3)會計管理的核心是有效地整合會計資源
通過有效的整合使有限的會計資源效益得到充分發揮。以實現會計目標,完成會計任務。
(4)會計管理所指的資源必須是現實的會計資源
會計管理必須以現實的會計資源為對象,認真分析會計資源投入與產出關系。加強會計核算工作,不斷提高會計資源使用的效益。
(5)會計管理工作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
會計管理主要是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會計人員根據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以及企業自身要實現的目標而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其具體的管理內容并不是靜止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變化,隨著企業的發展情況而變化,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待企業會計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會計管理目標。
2加強會計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2.1會計管理可以使企業的資產負債及權益保持適當比例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企業籌集發展資金的渠道越來越廣,有些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的方式發行股票獲得發展資金,有些企業通過借貸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當前融資的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發展,作為會計人員應該收集大量的信息,并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和所處的發展環境,估算出企業融資會遇到的風險。當前我國大部分的企業都使用股票籌資的方式,這種方法主要就是通過招股采取溢價發行的方式。一般而言,雖然采取這種方式能夠籌集到更多的資金的,建立更大的基金。但是采用這種方法往往給上市公司帶來更大的壓力。股票的溢價越高,股東要求的回報率就越高。如果不能夠科學進行溢價發行,股東拿不到他們期望的回報,就會造成股價下跌,企業的信譽也隨之下降,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所以作為會計人員必須利用自己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企業的經濟實力進行正確評估,確保企業資金能夠得到科學利用,保證資金的有效流通,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2.2會計管理可以使企業保持最佳財務狀況
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當前的企業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斷完善自身。在當前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哪種方式方法才能夠實現財務會計的合理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了當前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這在財務管理制度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體現,例如制定了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手段,考核的具體措施和獎罰原則,只有企業在會計管理的過程中嚴格遵守這些原則和要求,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由于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有許多企業還沒有解決好舊財政問題,就發生了新的財政問題,這就增加了企業之間的競爭,企業就會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采用非法手段,破壞了商業信譽。隨著時間的增長,這種情況會導致市場癱瘓。因此,為了防止壞賬發生.會計管理的重點集中到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上,力求使應收賬款的流動性維持在恰當的水平。具體包括:
(1)對賒銷客戶進行資產評估,劃分信貸等級.以確定其賒銷額度及信用條件;
(2)定期抄送,核對應收賬款清單,負責賬款催收,對其確認的壞賬及時按規定核銷;
(3)定期或不定期編制賬務分析表,對呆滯賬較多的客戶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催收措施。
2.3會計管理可以加強企業有限資金的合理配置,實現投資最優化目標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投資方向實現了多元化。在選擇具體的投資方向時,會計應該站在企業發展的立場上,根據企業自身的經濟發展情況和要實現的目標,通過專業會計人員對不同的投資方向進行測算,進而得出各個投資方向能夠獲得的利益、投資費用等,進而篩選出最佳的投資方案。例如,投資固定資產,因為項目投資的時間比較長,在投資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而且固定資產本身就存在一些折舊等損耗,所以,作為會計人員必須計算出投資項目的經濟壽命。企業進行投資就是為了能夠在將來的時間段內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會計還應該對企業的投資結果和投資總額進行比較,看其是否達到了企業要實現的目的。會計應該通過對企業全方位的研究,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
2.4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要想更加合理的實現財務管理,企業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作為政府部門也應該為了實現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而根據社會發展情況制定科學的財務制度,確定各項財政收支情況。建立健全各項審批制度,嚴格審計工作,一旦發現問題應該及時處理。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就必須不斷強化會計管理技術,實現會計管理技術和當前企業的發展相適應,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作者:周楊 單位:盤錦遼濱鑫誠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3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