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農業發展模式探索
強化創意農業的發展理念
一是加大對創意農業的宣傳。利用各種媒體,通過舉辦農業創意大賽、交流、展示等活動,積極宣傳創意農業發展典型以及創意農產品,讓人們感受到創意農業帶來的良好效益,形成全社會認同創意農業、支持創意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對南寧市創意農業發展現狀作出科學評估,加快制定創意農業發展戰略和規劃,把創意農業作為實現南寧市農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確定政策導向,搭建平臺,為創意農業產業提供必要的發展條件,逐步形成高效農業、休閑度假、觀光觀賞、農事參與體驗及鄉村民俗傳播等多種類型的創意農業產業。
加強宏觀引導和政策支持
完善政策導向,鼓勵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到創意農業活動中來。一是根據當地實際和創意農業發展需要,制定各種扶持政策,如從支農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資金或增加一塊資金,直接資助創意農業的發展,對較大規模的創意農業創建點,在土地、電、水等方面給予傾斜,在技術改造、技術引進、科研立項等方面優先扶持,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的投入;實行稅收優惠,專項貼息貸款、開發項目補貼,提供信息、技術、認證服務等措施。二是建立引導消費的政策導向。如在同等條件下,政府優先采購創意農業知名品牌產品,并引導全社會購買本地創意農業品牌產品;鼓勵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生產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聯合等多種途徑,實現創意農業品牌經營規模化,培育一批技術創新能力強和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的創意農業品牌企業,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創意農業項目。
研究創意農業發展的主導模式
一是休閑觀光型。通過規劃引導、特色培育、宣傳推介、規范建設,把設施栽培、生態養殖、立體種養等現代農業模式和旅游觀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一批融現代農業、鄉土風情、娛樂休閑、文化教育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休閑農業景區。二是農業節慶型。將農產品宣傳、推廣、展示展銷與地方文化結合起來,興建農業文化園,舉辦農民藝術節、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節、特色旅游節、花卉、繪畫、剪紙等鄉土特色文化活動。如橫縣茉莉花節、武鳴“三月三”歌圩、賓陽炮龍節、隆安那文化節、馬山黑山羊節、上林旅游養生節等。三是農產品創意型。挖掘南寧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以及代表性文化元素,培育有本地特色和創意的區域創意農業品牌,開發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農業產品。
推進創意農業集群發展
統籌并充分利用南寧市帶有地理特性的商標品牌資源,推進創意農業產業向農業產業集群方向發展。組織實施“創意進園區”,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構筑創意農業產業鏈,包括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和衍生產業組成的產業群,實現一二三產業互融互動,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有效嫁接,文化與科技緊密融合,培育一系列品牌產品、品牌活動、品牌園區,為南寧市農業高品質發展創造基礎條件。
培養專業創意開發團隊
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為創意農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實施創意農業人才培引工程,從國內外引進有關農業科技、文化創意的高端人才;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培養一批創意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選聘創意農業專家、骨干和專業團隊;通過對農民大力開展相關的創意職業技術培訓,造就一大批既懂經營懂創意,又善管理、輻射能力強的創意農業科技示范戶;加強與農業高校、科研院所、農業創意企業合作,建立專家、技術人員、示范戶和農戶互動的新型創意農業科技網絡。(本文作者:周娟 單位:南寧市社科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3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