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管控路徑分析
新制度中規定計提折舊時不考慮凈殘值且沒有對固定資產的減值進行規定,但在實際工作中,醫院的醫療設備、器械大多屬于高科技產品,更新較快;另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有些已報廢或接近報廢,但因為報批核銷程序復雜,且時間較長,不能及時下帳,所以固定資產總額不斷增加,造成固定資產賬面余額與實際不相符。固定資產在期末不對實際價值進行估算,不對可能發生的損失計提減值準備,對固實資產的計量淺談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管理及核算柳國華(綿陽市中心醫院)不能滿足謹慎性的要求。建議醫院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等合理提取預計凈殘值。應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對各項資產逐項進行檢查,對技術更新,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的實際價值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分類,新制度規定只分為房屋建筑物、專業設備、一般設備、其他固定資產四類。醫院固定資產的新分類法過于籠統,與資產清查的《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中規定的分類法不一致,數據統計工作困難,不利于國家進行資產清查和上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統計匯總。建議可以采用財務管理中的ABC分類管理法。通過ABC分類管理,可使醫院分清主次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從整體上提高了資金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另外還可以建立資產負責制,做到專科專人專管,注重固定資產的日常保養、維護。
新會計制度規定,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一律不再補提折舊。但這樣過于籠統,因為同樣一臺設備在不同醫院,其完成或承擔的工作量相差很大,在病人量多的醫院,設備可能因超負荷使用,造成提前報廢是合理的,可能比有些醫院同類設備沒有超負荷的固定資產貢獻的價值更大,因此,這類設備未提足折舊部分,不通過固定資產清理,而是補提折舊更為合理。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分析后,再決定該固定資產是否補提折舊,或是按新制度規定進行固定資產清理。
圖書從固定資產分類中剔除出去。新制度規定:圖書參照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加強實物管理,不計提折舊。但新制度中,對圖書資產應歸類為低值易耗品還是無形資產,制度并未明確規定。建議明確圖書仍屬于固定資產,只不過不計提折舊,在報廢或盤虧時,通過固定資產清理,實現價值補償。
在新制度中,設置了“待沖財政基金”和“待沖科教項目基金”兩個核算科目,是為了加強對財政專項撥款和科研項目撥款形成的固定資產的管理。但大部分醫院,如購置一臺大型醫療設備,財政專項撥款或科研撥款資金可能只占較小的比例,大部分為自籌資金。這樣醫院必須對財政專項撥款和科研項目撥款形成的固定資產進行輔助賬管理或單臺設備核算管理,在計提折舊時,也需要分別處理,增加了會計核算難度和財產管理難度。
對固定資產不同的取得方式,如盤盈、捐贈獲得的固定資產、由職工福利費形成的固定資產等,是否計提折舊,新制度規定不夠明確,建議不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不應規定統一的折舊年限,而是建議設置最高折舊年限和最低折舊年限更為合理些,各醫院可以根據設備使用頻率情況,自行選擇折舊年限。另外在折舊方法的選擇上,新制度規定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但價值高且隨著科技進步淘汰快的設備應采用加速折舊法,。
對無償調入或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新制度規定按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及發生的相關費用與發生的相關稅費的差額計入“其他收入”,但這樣的處理會虛增了收入和結余,建議計入凈資產更符合實際一些。(本文作者:柳國華 單位:綿陽市中心醫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3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