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黨史雜志
廣東黨史雜志基礎信息:
《廣東黨史》創刊于1994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管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黨史類刊物。本刊將開設“偉人風范”、“解密珍聞”、“史林擷英”、“人物春秋”、“新中國的足跡”、“革命老區行”、“史海論壇”、“史學爭鳴”、“城鄉新貌”、“紅色旅游”、“黨史集錦”等欄目,為黨政部門提供來自黨的歷史的重要啟示和資政參考,也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本革命傳統教育的輔助讀物。現用名:《紅廣角》。
廣東黨史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緬懷英烈、廣東黨史知識系列介紹、黨史工作、人物述林、專題史料、懷逝憶舊、史海鉤沉、讀史隨筆。
廣東黨史雜志收錄情況: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廣東黨史雜志訂閱方式:
ISSN:1672-3570,CN:44-1365/K,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華明路13號華普廣場東塔7樓,郵編:510623。
廣東黨史雜志社相關期刊- 黨史博采·理論版雜志黨史文苑·學術版雜志黨史文苑·紀實版雜志四川黨史雜志黨史博采·紀實雜志北京黨史雜志黨史天地雜志黨史縱覽雜志黨史博覽雜志黨史文匯雜志廣東黨史雜志社投稿信息1.文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文字精煉,論文應涵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摘要應寫成報道性文摘,具有獨立性,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作為關鍵詞。
3.文稿篇幅不超過5000字。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廣東黨史雜志社編輯部征稿解決問題不能總等媒體曝光軍墾之歌的誕生及其作者弘揚嶺南文化促進廣東文化強省建設——訪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文藝職業學院院長陳學希如何改造“解放戰士”兩張歷史照片的鉤沉古柏龍川殉難始末陳賡“推銷”宋任窮劉少奇:不自己作田就沒有飯吃賀龍在彭水:率領舊軍隊為人民做好事周恩來的革命摯友魯易張伯哲烈士遺骨回歸故里大忠即大孝——也說葉劍英與母親的故事“胡子”革命家趣聞從一則報道聯想革命者的孝道和博愛及其他鄧小平的“一股子氣”有何深意與時俱進抓隊伍開拓創新謀發展廣州邊檢總站以加強基層黨建創新推動邊檢工作科學發展中共一大代表劉仁靜有感于宋任窮不讓群眾稱“官銜”蘇兆征在八七會議前后廣東黨組織的第一次反貪斗爭歡迎訂閱2013年度《紅廣角》雜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六個建設”推進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紅色之旅溫家寶:情滿珠江·親民愛民毛澤東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2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