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牙頜異常的矯治方式
本文作者:馬清霞 單位:河南省鶴壁市中醫院口腔科
對于上頜前突的矯治,應佩戴頭毛-面弓裝置,以頭枕為支撐向后牽引,抑制上頜的前向發展。對于下頜前突的矯治,采用頭帽-頦兜裝置以抑制下頜骨的前向發育。對于下頜后縮的矯治,采用雙(牙合)墊矯治器、肌激動器、固定的Herbst咬合前導矯治器等功能性矯治器進行矯治,將下頜引導到正常位置。
對于年齡較大且骨性畸形較為嚴重的兒童,可以進行正畸治療。采用標準方絲弓將牙列排整齊,使用Ni-Ti螺旋彈簧集中間隙糾正牙間隙過寬,協調上下咬(牙合)關系以及頜牙弓形態。正畸治療完成后可以進行活動義齒修復。
成功:修復牙齒形態、大小符合正常解剖結構,與鄰牙的接觸正常;不同咬合位置的前牙區均無障礙;修復牙位置固定良好,無復位,無松動;咀嚼功能恢復正常。(2)失敗:未達到上述成功標準。
76例牙頜畸形患兒中,矯治成功的有70例,占92.11%,修復后上下牙列排列整齊,咬合關系良好,基牙無移位、松動,咀嚼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患兒家屬對療效較為滿意。6例治療失敗,占7.89%;其中2例下頜前突明顯,需要等到18歲后方可進行手術正畸;4例出現牙列間隙。
牙頜畸形的發病率超過50%[4],是僅次于齲齒、牙周炎發病率的常見口腔疾病。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牙頜畸形不僅會影響到頜面部的美觀性,而且還會引起口腔的嚴重病變。如牙齒咬合關系不良,容易導致顱面部疼痛以及顳下頜關節病;上、下牙列排不整齊,不僅影響到咀嚼功能,還用以引發牙周病及齲齒。
兒童較為嚴重的牙頜畸形主要有牙錯位、扭轉、牙間隙寬、前牙擁擠、前牙反頜、深復頜以及開頜等。①牙錯位、扭轉。個別牙錯位、扭轉一般對牙齒整體的影響不大,但多顆牙齒錯位、扭轉,不僅影響咀嚼功能,還可能阻礙牙齒萌出。因此,在發現兒童有牙錯位、扭轉時就應進行矯治。②牙間隙寬。上頜中切牙間隙過寬多見,側切牙的位置被牙間隙占據,側切牙萌出受阻或者錯位。牙間隙過寬矯治的最佳年齡為7~8歲[5]。③前牙擁擠。對于前牙擁擠的矯治,應于雙尖牙萌出后方可進行。在矯治中可將多余的牙齒拔除,適當擴寬牙間隙或者擴弓,使不規則的牙齒有足夠生長空間。④前牙反頜。前牙反頜又稱為“地包天”,矯治宜早不宜晚,盡量在患兒上下中切牙萌出后進行矯治。在兒童上下中切牙萌出時期,下頜骨未充分發育,下頜前伸程度較低,這個時期矯治的效果最理想。⑤深復頜。深復頜兒童的面部下1/3會明顯縮短,上牙覆蓋下牙的大部分,矯治較為困難。對于深復頜的矯治應盡量選擇在9~10歲之間,這個時期患兒的心智水平基本能夠理解矯治的意義,其能較好地配合醫務人員進行矯治,實現治療目的。⑥開頜。開頜在兒童時期的發病率較低,但兒童一旦出現開頜畸形,不僅影響牙齒的正常發育,還會影響胃腸功能。因為開頜導致咀嚼功能下降,無法嚼爛食物,使營養成分大量流失,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
兒童牙頜畸形的關鍵在于早期預防。首先,臨床應健全兒童口腔疾病防治保健制度,加強家長、社會對兒童牙頜畸形的重視及合作。其次,要幫助兒童改變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改變兒童咬唇、吐舌、吮指以及口呼吸等習慣。再次,定期檢查兒童口腔,及時發現牙頜畸形,積極進行早期矯治。最后,重視兒童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特點,給予兒童適當的開導,說服其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矯治工作。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2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