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生管理教育強化措施
一、優秀生產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優秀生發生問題的表現形式雖然是不同的,但是優秀生的心理挫折決不是以某個原因單方面造成的,而是幾方面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即來自家長、學校、社會的不良影響,通過學生個性心理中的不利因素而引發的不良效應。
1.家庭教育的失誤
家庭教育的失誤主要表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教育理念的缺失和教育方式的不當。絕大多數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成績“尖而又尖”,而且每個家長都認為自家孩子是聰明的,如果孩子不優秀的話,在親朋好友面前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作為優秀生,來自家庭的期望值越高,其心理壓力越大,只有拼命地學才行,就在這樣一種緊張、壓抑的環境下被動地學習。
2.學校教育的失誤
學校教育的失誤主要表現在學習競爭激烈、學生負擔過重,以及教師錯誤的教育觀念方面。雖然實行素質教育已有一些時間,但學生依舊面臨升重點班,升重點中學,升大學的問題,而且由于學校評價體系也注重升學率,各校可謂競爭激烈,但最后受累的當然是學生,更累的是優秀生,不僅要參加一輪又一輪的選拔和測試,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老師、學校領導,特別是班主任對優生的思想管理教育不嚴,思想上偏信偏愛,往往為了維護三好生、優秀生的威信,對他們的表揚、批評缺乏辯證。如班里有幾個學生一次中午隔欄買物,其中有個學生是三好生,當時我對其他幾個平時表現一般的學生,當面進行了嚴厲批評,而對他只說了聲“今后要注意”。我對三好生、優秀生往往是督促學習、交待工作多,思想上提要求少,總以為他們的覺悟高,表現好,能自己管理自己,對他們的思想變化重視不夠,不能及時教育引導。班里有個班干部C同學,因為對他過分信任,放松了對他的要求,他與其他班的一名男生有了矛盾,結果他叫上班里幾個男生與那名男生打架,違反了學校紀律。
3.社會環境中的負面影響
電腦游戲機已滲入到我們的生活,電視節目也日趨豐富,而這些也越來越多地對我們的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經常一些優秀學生聽到差生們在談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會怦然心動,很難靜下心來看一本好書,完成一道習題,游戲機、電視機等對這些優秀學生的誘惑也很大。考試選拔人才制度有其公平性、科學性,但過分強調分數到“考考考,老師法寶;分分分,學生命根”的地步,只用分數對一個學生進行評價,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優秀生由于背負的“期望值”較高,因而受到的心理挫折往往更多一些,在過分焦慮的情況下可能會無法潛心學習,進而對學習產生反感、厭煩情緒。
4.學生在自身成長過程中產生的煩惱和困惑
學生在自身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煩惱。他們的內心世界比較豐富,他們的內心需求都很強烈,而當這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更會產生許多煩惱與困惑。大部分優秀生有著很強的虛榮心,過分追求完美。虛榮心就是以不適當的虛假方式來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一種心理狀態,也是自尊心過度的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這些優秀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對自己期望和要求過高,稍有一點兒事情做得不夠好,便惴惴不安,嚴重的甚至出現強迫癥癥狀。這些優秀學生過于追求完美的特征使得他們總想給人留下好印象,因而很在意他人的評價,使他們在與人交往中對自己的舉止反復考慮會不會有什么偏差,使自己很不輕松。事物總是處于發展變化過程中,品學兼優的學生也不例外,如果放松對他們的管理教育,他們也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因此,對三好生、優秀生的管理教育,必須加強。
二、幫助優秀生戰勝心理挫折的措施
1.協調孩子家長的關系
愛,就是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每位學生需要師愛,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關心,尤其是優秀生,父母的愛能讓他們動心動情。家長對孩子一定要公平評價,要引導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科考試成績只是孩子學習狀況的一個表現,絕非唯一的衡量標準。家長也要加強和學校教師聯系,孩子有什么特點,遇到什么事情,要及時向老師反映,以求得老師的配合。家長要支持老師的工作,老師布置學生做的事情,家長要監督孩子完成,對于學校組織孩子參加的活動,家長也應該熱情支持。因為通過這些活動可以使孩子開闊視野,增強孩子獨立活動的能力。
2.要把握好“嚴”與“愛”的尺度
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培養優秀學生和樹立典型時,要注意全面了解考察,做到心中有數。不能把一些道聽途說來的消息作為處理問題的依據,更不能憑一時一事的印象一錘定音。“嚴是愛,松是害”。對優秀學生的管理教育,要愛護其學習、上進的積極性,要從有利于其健康成長出發,對他們嚴格要求,做到嚴得合理,愛得真誠,做到放心不能放松,表揚不忘批評。既要防止超越客觀實際和優秀生思想接受不了的要求的“嚴”,使其感到無所適從,挫傷其積極性;又要反對放松管理,搞遷就姑息的所謂“愛”,助長他們一些不良思想的滋長。
3.加大與社會的互動,提高教育合力
首先,社會要堅持正確導向。必須理直氣壯地弘揚正氣,弘揚高雅,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其次,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加強少兒傳媒、未成年人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青少年文化產品和青少年教育活動陣地建設,發揮文化科技體育設施的教育功能,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文化條件。再次,開展社區教育活動,如參觀訪問本地歷史文化紀念地,組織當地老干部、老黨員、勞模、英雄給學生作優秀事跡報告等。
4.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進行心理素質教育
要使優秀生擺脫這種狀況,還必須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實際上是健康的生活觀的教育,也是正確的社會觀的教育。因此我們要借助各種力量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向孩子介紹報刊上心理健康欄目;請社會典型人物來校作報告,運用榜樣的激勵作用陶冶學生心靈;宣傳心理咨詢服務電話,鼓勵學生接受社會心理服務;請心理咨詢組織的人員來校為學生開展咨詢活動等。綜上所述,只有科學育人,才能提高優秀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最終使他們成為具有獨立、自覺獲取知識的智能,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有敏銳、深刻的認識能力;對環境有機敏、靈活的應變、應激能力;善于協調人際關系,對人理解、尊重、寬容;具有健康的競爭心理,具有承受挫折、失敗的良好心理素質,不嫉妒他人的成功;具有奉獻精神和責任感;以及優良的意志品質、堅強的自信心和健全人格的優秀人才。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2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