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構建完善分析
1發揮合作社農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突出特色農業的規模優勢
1.1用合作社農業帶動特色經濟走向規模化
該鎮合作社圍繞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實行“五個統一”,即統一物資供應、統一管理培訓、統一信息發布、統一市場銷售、統一結算分配,形成良性循環,有序發展;解決原先單家果農辦不了,村集體辦不好的事情。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消費需求的變化,合作社在技術上、質量上、品牌上、效益上有了更高要求和目標。
1.2抓好區域化建設,增加種植業的效益
輝渠鎮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現已建成山泉潤果、百泉春谷、夏坡大蔥、曹家峪水晶梨等專業合作社29個。下步將以村莊合并為契機,加大中心村規劃建設力度,結合各村產業優勢,使每村至少建設一個合作社,做到以合作社帶動本村經濟發展。2010年以來申請注冊了有機食品8個,綠色食品6個。建成濰坊市檢驗檢疫局備案基地9個,發展以長蔥、大姜為主的種植基地670hm2,建成紅冠蜜桃綠色食品基地2萬畝,望海山春谷有機食品基地200hm2。
2輝渠鎮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思路
2.1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果品質量
該鎮合作社自成立以來,本著以服務為宗旨,加強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果品質量。做到及時根據果樹生長情況,邀請省農科院專家教授及本市高級農技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現場講課培訓,講解何時施肥、何時澆水、適時除蟲、使用何種無公害農藥等方面的知識。2011年,合作社共組織培訓10期,參加培訓人員3000多人次。合作社還積極為成員聯系檢測農藥、化肥6批次,樣品30多種,檢測化肥、農藥是否達標,為成員放心生產提供了方便。在栽培管理中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技術要求組織生產,注重提高產品質量,消除了以往只注重產量而不注重質量的弊端。
2.2加強推介宣傳,打造知名品牌
合作社針對各自的農產品給,充分發揮市場效益大的優勢,加強對合作社的宣傳,全面打造知名品牌,以品牌開拓市場、占領市場,向品牌要效益。
2.3建立聯結產業化組織與農戶的合理的利益機制
該鎮合作社把民主管理視為合作社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經全體成員討論,制定了《章程》及《財務管理制度》、《合作社果品產銷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合作社的錢是大伙的錢,每一分錢都必須做到收有憑、支有據。合作社規定:會計、出納不得由理事長、執行監事及其近親屬擔任;合作社的每項開支必須按照收支審批制度審批,理事長最高可審批500元,理事長和執行理事共同研究最高可審批1000元,1000元以上的開支,必須經成員(代表)大會審批;票據的報銷必須先由經辦人簽名,執行理事審核簽章后,再由理事長簽字,方可報銷;合作社賬目每月向成員公布一次,接受成員監督。
2.4加快發展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合作社是廣大成員的,成員人人都有參與權、決策權、知情權。合作社的每項決策都應由成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由理事長執行并接受監督。為此,合作社制定了嚴格的民主決策程序:合作社事務首先由理事長、執行監事共同研究,形成初步意見,然后提交成員(代表)大會討論形成決議,最后由理事長執行。各合作社的理事長、執行監事率先垂范,遵章守制。
3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議
3.1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實踐證明,農村專業合作經濟是有效實現把農民農產品與市場進行結合的有效平臺,是增加農民收入和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助推器,中央也意識到了農村合作經濟的重要性,在2007年7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村專業合作社管理條例》,以此規范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所以說廣大機關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急迫感,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步伐。
3.2典型引路,多方參與,大力發展各種類型的專業經濟合作組織
下步,應該在原來的基礎上,使專業經濟合作組織逐步面向所有的農業經濟,通過重點扶持,規范運作,支持和引導農民發展養殖、加工等不同類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并且通過典型示范和引導,帶動全鎮農業生產發展的平衡開展。
3.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推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跨越發展離不開好的政策扶持。在資金層面上,建議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資金扶持力度,降低貸款的門檻,提高貸款的額度,延長貼息貸款的時間;在稅收層面上,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興辦的農產品加工及服務項目,實行免收或少收的稅費鼓勵政策;在建設用地層面上,在相關法律法規框架下,允許合作經濟組織通過入股、承包、租賃等土地流轉方式取得建設用地,并在使用期限和費用上給予適當的延長和減免。目前,輝渠鎮已成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7個,加入合作社的成員達到30000多人,帶動農戶4000多戶,分別占全鎮的45%和22%,全鎮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蓬勃發展勢頭。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2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