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中公路運輸的重要性
1公路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更是命脈,不單是物質生產活動和商品流通重要保證,也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條件。我國的公路運輸不單是經濟主體的微“微血管”,也是“主動脈”。公路路網的進一步完善,將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市場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的健康發展,提高地方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進而影響區域經濟的競爭能力和發展水平。公路運輸的發展有利于改善區位條件,建立完善的運輸網絡促進城鄉間商品、人員、信息的流動,可以推動“新農村”建設和區域、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公路運輸的發展可以激活沿線資源,帶動沿線地區的開發和利用,實現區域經濟的“點—軸”式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驗證了公路對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還應提到的是收費公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也起到很重要作用,在我國政府公路建設資金十分短缺的情況下,收費公路在融資建設和改造全國公路網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收費公路都是公路網中的重要路段,大多數公路經過新建或者改造為高等級公路后,其帶來的社會效益比一般公路基礎設施更為突出。在過去的幾十多年中,收費公路對我國公路建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支撐作用。我國實現公路現代化進程中,收費公路仍將扮演重要角色。
2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相關性分析
我們選取我國的某個地區生產總值(GDP)作為反映區域經濟狀況的指標,采用公路里程、全社會客運量、全社會貨運量作為體現公路運輸發展情況的指標,對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的相關性與發展預測進行定量分析,相關分析(CorrelationAnalysis),是研究隨機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的一種統計方法,它用統計指標表示事物之間的關系。在相關分析中,其中相關系數是反映相關關系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們通過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公路里程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980,雙側顯著性檢驗表明,原假設總體相關系數ρ為零的概率P=0.000<0.001。相關性分析效果明顯,兩者呈現出很強的正相關關系。全社會客運量與區域經濟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全社會客運量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981,雙側顯著性檢驗表明,原假設總體相關系數ρ為零的概率P=0.000<0.001。相關性分析效果明顯,兩者呈現出很強的正相關關系。相關性分析的結果顯示,全社會貨運量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890,雙側顯著性檢驗表明,原假設總體相關系數ρ為零的概率P=0.001。相關性分析效果比較明顯,兩者呈現出較強的正相關關系。
3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相關性的應用
3.1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適應度分析基于以上的相關性研究,本文對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度進行分析。適應性是指事物或者系統適應外界環境因素,并與之保持一致、協調發展的能力。適應度則是利用具體的計算方法對研究對象間定性的相互關系進行定量的描述。公路運輸彈性分析是適應度分析方法中的一種,就是通過彈性系數反映公路運輸增長速度與區域經濟總量增長速度之間的關系,并以此來判斷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的適應度。
3.2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預測分析
3.2.1回歸分析模型
本文采取回歸模型對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的發展進行預測分析。回歸分析(RegressionAnalysis)利用變量X,Y的觀察值(樣本),對回歸函數進行統計推斷。通過研究因變量(Y)和自變量(X)之間數量變化規律,并用一定的數學表達式來描述,進而確定一個或幾個自變量的變化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1)未知參數估計。由于總體隨機誤差項,無法直接觀測,所以可以采用樣本隨機誤差項e的方差來估計ε的方差σ2。(2)擬合度評價。擬合度是用來反映樣本回歸曲線與樣本觀測值的接近程度。
3.2.2回歸分析結果
本文以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自變量,分別以公路里程、全社會客運量、全社會貨運量作為因變量,對在既定區域經濟發展背景下,對公路運輸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分析。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擬合度評價中,公路里程、全社會客運量、全社會貨運量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r2值分別為0.960、0.962、0.792,評價結果表明公路里程、全社會客運量與GDP有很強的正線性關系,全社會貨運量與GDP有較強的正線性關系。F檢驗結果顯示: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條件下,公路里程、全社會客運量、全社會貨運量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F值均顯著大于F0.05(1,8)=5.32,所以總體性關系和線性回歸效果明顯。t檢驗的結果表明;公路里程、全社會客運量、全社會貨運量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顯著性概率P均小于0.05,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條件下,│t│均大于t0.052(8)=2.306,模型通過t檢驗。
4結論
4.1相關性分析證明并且量化了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的相互作用,結果表明: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有著明顯的關聯性,其中公路里程和全社會客運總量與區域經濟的相關性趨近于1。由于在貨運領域,鐵路運輸與公路運輸存在較強的競爭關系,并且承擔了較大比例的貨運量,所以全社會貨運總量與區域經濟的關聯性不如前兩個指標顯著。
4.2相關性分析說明,由于公路運輸與區域經濟存在強正相關關系,所以在研究公路交通和區域經濟發展問題以及制定相關發展戰略的時候,應當對兩者進行綜合考慮。一方面,在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到公路運輸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并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從而帶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公路運輸在發展指導思想和目標等方面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一致;在生產力布局、路網布局、服務質量方面要符合或適度超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從而推動地區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
4.3彈性分析的結果顯示,公路運輸綜合彈性基本是正值,這反映的經濟增長與公路運輸基本保持同步增長的關系。但是其波動較為明顯,說明公路運輸和經濟發展均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相互的“推拉效應”較為顯著。
4.4公路運輸與國民經濟相關性和預測研究,有利于準確的把握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和發展規律,為管理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預測分析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原始數據的積累,分析方法的選擇,相關經驗的積累都會影響到預測值的誤差。本文對相關預測進行了方法上的嘗試,并將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完善。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1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