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城市生態論文
生態馬克思主義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當代西方發達國家的左翼人士針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所產生的一種社會政治思潮。生態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和觀點,通過研究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發展變化,揭示了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批判了資本主義生產文化和消費文化,探索了解決生態危機的基本途徑,確定了生態社會主義社會的最終目標。
盡管生態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生態倫理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在資本主義制度與生態危機的必然聯系上,在解決生態危機的根本途徑問題上等等。但在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和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闡釋上,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至于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成因的分析,生態馬克思主義在這一問題上的觀點既有繼承馬克思主義的一面,也有對馬克思主義生態倫觀誤解和拓展的一面。本文重點就來談談生態馬克思主義對生態危機的成因分析。
解決生態危機的首要前提就在于準確地揭示生態危機發生的根源。在這一問題上,不可否認,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已經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指導。但是,在另一方面,西方生態馬克思主義也基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的生態危機的特殊情形,較為詳細地分析了生態危機的成因。應當說明的是,盡管西方生態馬克思主義存在著對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理解的誤讀,但總的來看,生態馬克思主義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生態危機的化解提供了深刻的理論啟迪。概括來講,生態馬克思主義對生態危機成因的分析包含著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生態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資本
主義制度與生態危機的關系首先,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作為資本主義的第二重矛盾,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導致了生態危機的爆發。雙重矛盾的觀點是由詹姆斯•奧康納提出的。奧康納認為,馬克思實際上只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第一重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造成了人們習以為常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然而,資本主義還存在著另一類矛盾,這就是生產力與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乃是造成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直接根源。奧康納具體分析指出,在馬克思的思想中,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也不外三種,這主要包括勞動者的個人條件、生產的社會公共條件以及外部的物質條件。但是,實際上,馬克思對勞動力注意較多,而對外部的物質條件則有所忽視,這是馬克思理論的不足之處。
正是從這一認識出發,奧康納提出對資本主義生產條件擴大的理論。他認為,倘若擴大生產條件,那么生態環境問題就能進入人們的生產視野。他強調,生產條件不僅是指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產力,而且還應包括生產關系。后者在資本主義社會表現為對外部自然環境的商品設定。它已經造成了對自然環境、土地以及人力資源的嚴重剝奪。另一方面,生產條件也不能僅僅限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范圍內加以探討,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已經帶有政治的屬性,它往往經過法治的程序逐步形成。而在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顯而易見地能夠看到由于資本利益之間的沖突,資產階級政府根本無法做到對生產條件的調控和管理。這就導致了雙重的實踐惡果,它不僅表現為資本利益對生產條件的破壞,而且表現為資本主義政府對生產條件的非理性的失控。毋庸諱言,奧康納這里揭示的資本主義對生產條件破壞的思想是正確的。
奧康納還深入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所必然導致的資源過度利用和環境破壞的惡劣后果。奧康納認為,從資本主義社會的二重性的矛盾切入可知,資本主義實際是追求資本的利潤無限擴張的生產體系。在這一體系中,一方面,資產階級必定通過改良生產技術以便不斷降低勞動者再生產的成本。在這里,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提高工人階級再生產的成本完全是服從于和服務于利潤增值目的的。而另一方面,無論是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對原材料的高效利用所導致的平均利潤率的上升,這些都無法改變對資源開發的無限擴大的歷史趨勢。
其次,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追逐利潤的本性導致了生態危機的爆發。生態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本性也做出了具體的分析,認為資本對利潤的無限擴張的追求必然導致反生態本性的生成。奧康納對此做出了分析。他認為,資本的邏輯并不包含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維度。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的無限擴張必然帶來生產成本的提高以及生產條件的破壞。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是個別資本不會考慮由于資本的長期利益而內生的對社會生產條件的維護。另一方面是包括環保運動在內的各種綠色環保主義運動必定會增加生產成本。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發生根源的分析,福斯特與奧康納略有不同。在福斯特看來,資本主義之所以發生生態危機,根源之一在于資產者對資本增值的無限追求與有限的生態資源之間的矛盾。福斯特進一步分析認為,就其本性而言,資本主義生成了擴張主義的理念。這就導致了資產階級必然會將對利潤的追逐和積累作為最高的目標。而資本的無限擴張又必然會無視環境和生產的社會條件的長期性的維護。由于生態資源的有限性,資本無限擴張的趨勢根本無法實現,因此這就內生了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爆發的必然性。福斯特總結認為:“人類按‘唯利是圖’的原則通過市場‘看不見的手’為少數人謀取狹隘機械利益的能力,不可避免地要與自然界發生沖突,同時也與特定的社會和歷史制約發生沖突。”①
二、生態馬克思主義分析了科學
技術與生態危機之間的關系對科學技術在資本主義生態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生態馬克思主義做了具體的分析,這種分析與西方馬克思主義運用科技批判和文化批判代替制度批判的思潮有著極大的關系。生態馬克思主義從來不認為僅僅依靠分析科技的作用便能揭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根源,它更強調對資本主義運用科技方式的批判。
首先,生態馬克思主義具體地剖析了技術悲觀主義和技術樂觀主義的缺陷。技術悲觀主義和技術樂觀主義是當代西方綠色思潮中存在的對科學技術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前者完全肯定技術是當代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直接根源,強調只有回到前技術的時代才能解決目前的生態危機。而后者則認為技術完全能夠化解工業化過程中發生的生態危機。對這兩種觀點,生態馬克思主義做出了反思,認為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十分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