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互聯網
2009年,南方都市報正式入駐新浪微博,截至2011年8月7日,南方都市報在新浪微博上的分數超過100萬,其綜合影響力在報紙類微博中穩居第一名。用南方都市報一位編輯的話來說:南都無處不在,在紙上,在電腦上,在手機上,在微博上。
南方都市報入駐新浪微博這一事件,對于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而言,意味著其開始了新一輪的數字化進程;而對于整個傳統新聞媒介而言,這也標志著傳統媒體革新之路的進一步拓展。為何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會將入駐微博這一領域作為其新一輪的數字化進程?文章試圖在傳播學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微博自身的特點,結合互聯網對傳統新聞傳播的相關價值來探討這一問題。
一、關于微博的概述
1.微博的定義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以個人人員關系為基礎的,用于分享、傳播以及獲取信息的一種平臺。使用者可以通過互聯網以及各種終端發布信息,實現即時共享。微博與博客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微博的字數限定在140字。
2.微博的特點
據2010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微博使用人數達3億,占中國網民數量的61%,微博使用人數從零增長到3億只用了14個月。
微博在短時間內迅速普及,風靡全球,與其自身的幾大特點和優點分不開。
第一,時效性強,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發布信息。相對于其他信息共享方式,微博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網絡等方式隨時隨地更新自己的個人信息;
第二,簡單、易于操作。相對于博客來說,微博的字數限制在140字,這意味著微博的內容由簡單的語言組成,對用戶的文字功底、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很低;
第三,傳播的內容具有多樣性。用戶通過微博想要共享的信息除了文字之外,也可以是圖片、聲音甚至是視頻文件。
二、利用微博傳播新聞的優勢
作為互聯網用戶增長最快的信息媒介,微博的影響力顯然已成規模。以《南方都市報》入駐新浪微博為例,報網融合的程度越來越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微博在新聞傳播中具備的以下獨特優勢。
第一,利用微博傳播的新聞能滿足個人定制的要求。
這一優勢可以用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的話來總結。范教授指出:微博可以輕松地實現信息的傳遞和輿論的聚集,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大家了解正在發生的新聞及其動態,知道自己需要去做什么。微博是一種個性化的動態媒體,使用者可以自行確定其微博的風格和特點,且其個性化隨著使用時間的累積而不斷優化。
第二,微博的傳播范圍廣泛。
微博是一種基于用戶個人關系基礎的信息共享平臺,這也就意味著用戶人脈越廣,他所共享的信息傳播的范圍就越廣泛。以去年的歐洲冠軍聯賽為例,在2011年12月8日的阿賈克斯對戰皇家馬德里上演的當天,騰訊微博上的原創信息數高達2405361條,同時被轉發的評論高達1405361條;僅針對這場兩個小時的賽事所產生的微博數達3619603條,峰值超過了4000條/秒。
第三,微博使得新聞傳播具備部分的自由。
微博上有你想知道的任何關于中國發生的事情,這是當下在中國為人們所信服的一個事實。這句話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即相對于準時收聽中央電視臺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播、閱讀報紙以及登錄新聞網獲取新聞來說,國人更愿意利用微博來了解國際國內時政。這是由于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微博讓普通群眾參與到新聞的傳播中來,甚至能相對自由地表達對某一事件的看法。人們有了一個相對自由言論的平臺,即使最終的結局可能還是被屏蔽掉。
第四,微博豐富了新聞來源的途徑和內容。
用戶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在于表達個人的情感、觀點以及想法,實現信息的共享。無論用戶所發的微博是原創還是轉發,其內容大多是表達不滿、世間百態、娛樂八卦甚至是人肉搜索。這一特點也使得微博由一個用戶共享信息的平臺進一步衍生為曝光臺、爆料處、聚焦點。基于微博功能的進一步延伸,利用微博傳播新聞改變了傳統媒體途徑單一的缺點,新聞來源的途徑得以多樣化,新聞內容更為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新聞報道更為真實和鮮活,吸引力得到加強。2011年7月25日溫州動車追尾事件的最早信源來自于網友“Smm_苗”于當日20時27分所發布的信息,這條信息迅速引發網友的關注,這條信息在其第二條有關事故信息公布前,被轉發兩萬多次,評論達8000多條。包括中國青年報在內的許多媒體都引用了“Smm_苗”發布的相關消息和圖片。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總結出《南方都市報》入駐新浪微博是出于以下原因:第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看到了新浪微博的力量,將新浪微博定位于其自身推廣的新的平臺。只需在新浪微博上提供相關新聞的鏈接,發布簡短摘要,便可以吸引潛在顧客點擊,有可能提高其紙質媒介的發行量和影響力。可以肯定,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緊隨的步驟為入駐其他微博,如騰訊、雅虎等等;第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將微博作為獲得新聞素材以及傳播新聞的重要途徑。人們一般希望了解事件的始末,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正是利用受眾的這一特點,通過簡短的摘要報道新聞,而相關后續報道只能通過其紙媒或電子版的媒介才能獲取的方式,使得對這一新聞感興趣的群眾去購買當期的紙質媒介或訂購當期的電子媒介,達到提高發行量和影響力的目的。第三,《南方都市報》入駐新浪微博后,記者只要擁有手機或上網工具,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進行采訪,極大地提高了新聞素材的時效性,尤其是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這一特點更為明顯。
三、移動互聯網對新聞傳播的價值體現
基于上述分析,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解釋,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人類傳播可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達到的一個更高、更新的發展階段。傳播界認為,利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第四媒體的新聞傳播,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任何傳統媒介。移動互聯網對新聞傳播的價值體現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得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