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經濟相關
1 花溪水庫概況
花溪水庫位于貴陽市區最大的河流—南明河上游花溪河段,地處貴陽市花溪區境內,距貴陽城區15公里,花溪城區僅2公里?;ㄏ畮焓冀ㄓ冢保梗担改辏吩?,原設計庫容2000萬立方米,大壩為雙支墩大頭壩;其后經歷三次擴建加固改造后,目前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為1146.00米,最大壩高51.60米,壩長384.00米,壩頂寬7.00米;總庫容3140.0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1140.00萬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145.00米,汛限水位1137.90米,死水位1119.80米。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ㄏ畮熘骱拥篱L9公里,壩址以上集雨面積為315平方公里,庫區集雨面積為176平方公里;工程等別為Ⅲ等,大壩、溢洪道等主要建筑物為2級?;ㄏ畮焓且蛔苑篮?、城市供水為主,兼有環境用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花溪水庫水質為Ⅱ類水質,每天向下游城鎮供水30萬立方米,壩后電站總裝機容量3120千瓦;保護人口130萬,保護面積58.6公里(貴陽市區、花溪區);可使南明河城區防洪能力達到100年一遇以上。
2 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確定方法與思路
2.1 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確定方法
目前針對生態補償標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基于支付意愿或受償意愿確定補償標準,利用條件價值法,確定生態補償的標準;二是從保護生態環境行為的機會成本出發研究生態補償的標準;三是從核算某一區域內某一類型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出發,以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價值為基礎確定生態補償標準。在現有條件下,補償的標準不可能完全按主體的支付意愿來確定,只考慮補償主體的意愿;也不可能完全體現實際發生的經濟損失或貢獻大小,只顧慮補償對象的感受。上述三個常用的方法往往過于偏重其中任何一方,所以在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確定一個合理的補償標準主要是補償主體和補償客體博弈的結果,一個好的補償標準應該是充分考慮到補償主體的支付能力,同時也應充分考慮到補償對象的接受意愿,協調好補償主體和補償客體的利益關系,體現一種相對的公平。本文綜合考慮三種方法的優缺點,以資源價值法和支付意愿法相結合的方法來確定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的標準。
2.2 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確定的思路
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確立的思路大致上可以描述為:計算花溪水庫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確定生態補償標準上下限———分析結論。具體步驟為:首先,參考前人研究成果,以我國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價值當量因子表為基礎,計算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其次,以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為基礎確定生態補償上限,以貴陽市綜合發展指數為補償系數確定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下限。最后,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分析。
3 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測算
3.1 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的確定
Costanza等1997年在《自然》雜志上發表《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和自然資本》一文,明確了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估算的原理及方法,并以生態服務供求曲線為一條垂直直線為假定條件逐項估計了各種生態系統的各項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但該項研究由于某些數據存在較大偏差而受到了很多批評。謝高地等人針對上述不足,同時參考其可靠的部分成果,2002年在對我國200位生態學者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出我國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價值當量因子表,2006年對中國500位具有生態學背景的專業人員就同一調查問卷再次進行調查,得出了新的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單價體系。運用Contanza(1997)等人關于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計算公式計算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其公式為:ESV=?(Ak*VCk)其中:ESV為生態功能價值(元);Ak為研究區k種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公頃);VCk為生態價值系數[元/(公頃•年)]。2011年,貴陽市花溪水庫水域面積為315公頃,參照表1計算得出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為20366.69元/(公頃•年),代入公式計算得出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總價值為641.55萬元。
3.2 貴陽市花溪水庫補償標準上限
補償標準的上限確定以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的全額實現為準。這是因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大小在理論上回答了在生態補償中應該給予多少補償的問題。因為,人作為大自然的要素,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二者共生的必然選擇,所以,自然界給予人類多少的生態服務,人類就應該提供給自然多大的補償。但是又考慮到每個經濟發展階段人類的支付能力和意愿是不同的,所以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不可能一步實現,直接作為生態補償標準。因此,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只能作為補償的參考和理論上限。根據前文測算的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額為641.55萬元。結合貴陽市花溪水庫水域面積,我們可以算出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的上限為2.04萬元/公頃。
3.3 貴陽市花溪水庫補償標準下限
雖然貴陽市水源地具有巨大的生態功能價值,但是以目前貴陽市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保證其生態功能價值的全額實現。因此生態補償的下限就可以依據在資源價值的基礎上結合貴陽市現有的支付能力來確定。綜合指數是從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科技創新五個維度測量的綜合性指數,能夠較好的體現一定時期一個區域的社會支付能力,因此,以貴陽市的社會發展綜合指數為補償系數,通過貴陽市水源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與補償系數的乘積計算得出貴陽市生態補償下限。2010年貴州省的社會發展綜合指數為0.4825。貴陽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貴州省屬于上游狀態,綜合考慮貴陽市實際情況,調整貴陽市社會發展綜合指數為0.5。通過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功能價值與補償系數的乘積計算得出貴陽市花溪水庫補償額為320.78萬元。結合貴陽市花溪水庫水域面積,我們可以算出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的下限為1.02萬元/公頃。
4 結論
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應該隨著其經濟發展水平和整個社會進步的速度來及時調整補償標準,以至實現其生態功能的全額價值。貴陽市花溪水庫生態補償標準的實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