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建設論文
紅豆杉以其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紅豆杉產業成為一些地方大力發展的產業之一。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對于紅豆杉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一、發展紅豆杉產業的現實價值
紅豆杉在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展紅豆杉產業對于城市品質提升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發展紅豆杉產業是提升城市品質的內在要求
紅豆杉是稀有的古老樹種,也是一種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珍貴植物,對于綠化、美化、凈化、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具有獨特的作用。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它四季長青,南北適宜,不會出現冬天枯葉亂飛、樹枝光禿的現象,更不需要任何農藥,所以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它有著鮮明的外在美,樹冠飽滿、主枝明顯,株形耐修剪,尤其在秋冬季節,紅果滿枝,晶瑩剔透,是極好的觀賞植物;它具有極強的凈化空氣功能和光合作用能力,全天候釋放氧氣,并含有紫杉醇、紫杉堿等抗癌物質,長期呼吸紅豆杉生長過程中散發出的氣體,可以清新空氣、殺死病菌、驅除蚊蟲,從而改善人的生理代謝功能,調節心緒。所以,自2008年紅豆杉走進北京,成為中南海首次大批引進的綠化樹種以后,2010年又入駐上海世博會中國館,2011年又相繼亮相深圳大運會、西安世園會、重慶園博會。此外,作為“健康樹”、“吉祥樹”的象征,紅豆杉曾被神舟四號帶入太空,在美國白宮、英國白金漢宮、聯合國總部等都能找到其倩影,國外較多國家已將紅豆杉應用在城市綠化中。因此,充分發揮紅豆杉的生態功能和社會效益,并將其推向現代城市的綠化中,是建設綠色城市、低碳城市的重要推手。種植包括紅豆杉在內的珍貴樹種,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城市品質。
(二)發展紅豆杉產業將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紅豆杉作為一種優秀樹種,其自身所蘊含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及其在實踐中所產生的巨大效益,將助推城市生態新的騰飛。一方面,大力發展紅豆杉產業,具有相當大的社會效益。通過對紅豆杉產業鏈的研究和開發,可以大力提高紅豆杉的投入產出比,提高種植收益,也可以提高對閑置山地的利用,通過組織當地農民進行生產和管理,大幅度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擴大就業。同時,紅豆杉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癌機理,大規模種植紅豆杉可以給更多癌癥患者帶來福音,減少他們的病痛,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此外,通過規范化種植以及產業鏈方式發展紅豆杉,可以帶來產業集群效益,提高本地的經濟水平。另一方面,紅豆杉具有相當大的生態效益,對減少水土流失、凈化空氣等都有相當大的作用。通過將紅豆杉引入城市園林綠化項目,不僅可以提高城市的綠化率、美化市容,而且可以更好地吸收空氣中各種有害物質,保護人們的健康。對紅豆杉產業鏈的研究,還可以充分挖掘紅豆杉的經濟效益,實現規模種植和生產,使其成為地方支柱產業,實現森林財富和人民福利雙贏的效果。
二、重慶市發展紅豆杉產業態勢
紅豆杉產業是一個古老而新興的產業,重慶發展紅豆杉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全世界共發現11種紅豆杉,分布于北半球的溫帶至亞熱帶地區,我國有5種,在國內的西南、華南、華中、華東、西北、東北均有分布。現存的天然野生紅豆杉全世界僅有1億棵左右,我國不足1000萬棵。紅豆杉種群競爭力弱、天然更新緩慢和地理分布局限等客觀因素決定了紅豆杉資源的分散性、有限性及分布難度。重慶市的紅豆杉分布比較廣泛,天然野生紅豆杉數量在240多萬株左右,位居全國前列。目前,重慶市38個區縣中,有30余個都發現了野生紅豆杉。重慶野生紅豆杉主要分布于渝東北與渝東南山區,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居多,散生在闊葉林中。隨著紅豆杉藥用價值、養生保健以及園林綠化價值的發現與認可,重慶也掀起了一股人工種植紅豆杉的浪潮,紅豆杉的規模化產業發展也在有序進行中。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市種植紅豆杉已逾0.67萬公頃,總數達2000多萬株。但也要清醒看到,重慶目前的紅豆杉產業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尚存一些問題。如受地理分布局限,天然紅豆杉資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盲目開發、設備技術不過關,甚至人為破壞,導致紅豆杉資源浪費;缺乏保護意識,管理力度不夠,執法行為不易保障;同某些先進國家和國內發達地區相比,紅豆杉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研究工作進展緩慢等。因此,重慶市紅豆杉產業發展任重道遠,應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
在紅豆杉產業發展機制和發展方式等方面,重慶市的發展態勢較好。
(一)創新發展機制:精心打造適應現代社會全面發展需要的紅豆杉產業發展鏈
由于紅豆杉特有的藥理功效,國內外有關學者對紅豆杉藥物特別是對其提取的紫杉醇藥物等作了大量的研究,針對紫杉醇的藥用效果亦作了大量實驗和驗證,但大都缺乏對于綜合發展紅豆杉產業的理論研究,并由此限制了對紅豆杉的深度研發和系統利用。重慶直轄以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化,“紅豆杉熱”持續升溫,眾多關注、熱愛紅豆杉的有識之士和企業逐漸認識到,對紅豆杉的研發不能僅局限于醫藥功效或經濟價值層面,紅豆杉潛在的包括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內的綜合效益更是一個可持續開發的且有益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寶庫。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對重慶紅豆杉產業鏈進行重新認識和精心設計,才能有效地對紅豆杉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形成大規模人工種植紅豆杉的市場,充分發揮紅豆杉的功效和作用,讓紅豆杉對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紅豆杉產業鏈作為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見圖一,下頁),應涵蓋五個層面的內容。
第一,大力發展紅豆杉的種植培育產業。目前國內盡管對紅豆杉的種植培育技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但紅豆杉的種植技術仍然不夠成熟,尚處于摸索階段,使得國內對紅豆杉幼苗的供應相當匱乏,大部分的幼苗仍然需要從國外進口,從而導致紅豆杉的規模種植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繼續加強對紅豆杉種植技術的研究,提高紅豆杉幼苗的供應,不但可以緩解市場對紅豆杉種植的需求,而且還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第二,有序推進對紅豆杉藥用產業的開發與研RESEARCHONINDUSTRYANDENTERPRISE產業與企業研究究。利用紅豆杉枝、葉、根等部位進行提純紫杉醇,國內外學者進行的大量研究與實驗,已獲得不少成果。但我國在發展紅豆杉產業的過程中,對紫杉醇的提純技術依然還不能充分掌握,亦無法應用到現實生產中去。加之掌握紫杉醇提純技術的藥品生產企業不多,且提純技術也不夠成熟,即便依靠這些藥品企業,也只能進行紫杉醇的粗提純加工,大量的精提純還得運往國外進行加工,從而阻礙紅豆杉藥用產業的發展。因此,繼續加強對紅豆杉提純技術的開發研究,擴大紫杉醇的粗提純企業數量,加強紫杉醇的精提純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可以為紅豆杉的種植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