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通信技術
1光纖通信是以光波作為載波,以光纖作為傳輸媒質所進行的通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擴大通信的容量,有線通信從明線到電纜,無線通信從短波到微波和毫米波,它們都是通過提高載波頻率來擴大通信容量的。光波也是一種電磁波,頻率在1014Hz數量級,比微波(1010Hz)高104~105倍,因此具有比微波大得多的通信容量。所以光纖通信一經問世,就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它將是未來信息社會中各種通信網的主要傳輸方式。
2光纖的結構與分類
光纖主要是由纖芯、包層、和涂敷層構成。纖芯是由高度透明的材料制成;包層的折射率略小于纖芯,從而造成一種波導效應,使大部分的電磁場被束縛在纖芯中傳輸;涂敷層的作用是保護光纖不受水汽的侵蝕和機械的擦傷,同時又增加光纖的柔韌性。在涂敷層外,往往加有塑料外套。
光纖的基本分類有以下幾種方式:
首先,根據光纖橫截面上折射率分布的情況來分類,光纖可以分為階躍折射率型和漸變折射率型:(1)階躍型光纖(SI)又稱突變型光纖。它的纖芯和包層的折射率是均勻的,纖芯和包層的折射率呈階躍形狀(發生突變),如圖3(a)所示。(2)漸變型光纖(GI)的纖芯折射率隨著半徑的增加而按一定的規律減少,到纖芯與包層的交界處為包層的折射率,即纖芯中折射率的變化呈拋物線型,如圖3(b)所示。
其次,根據光纖中的傳輸模式數量分類:(1)多模光纖:多模光纖是一種傳輸多個光波模式的光纖。按多模光纖截面折射率的分布可分為階躍型多模光纖和漸變型多模光纖。其光射線軌跡如圖4(a)和(b)所示。
階躍型多模光纖的纖芯直徑一般為50~75mm,包層直徑為100~200mm,由于其纖芯直徑較大,所以傳輸模式較多。這種光纖的傳輸性能較差,帶寬較窄,傳輸容量也較小。漸變型多模光纖的纖芯直徑一般也為50~75mm,這種光纖頻帶較寬,容量較大,是20世紀80年代采用較多的一種光纖形式。所以一般多模光纖指的是這種漸變型多模光纖。(2)單模光纖:單模光纖是只能傳輸一種光波模式的光纖,基模(最低階模式,基模是截止波長最長的模式。除基模外,截止波長較短的其它模式稱為高次模。)。不存在模間時延差,具有比多模光纖大得多的帶寬。單模光纖的直徑很小,約為4~10mm,其帶寬一般比漸變型多模光纖的帶寬高一兩個數量級,因此,它適合于大容量、長距離通信,其光射線軌跡如圖4(c)。
最后,按照光纖的原材料的不同,光纖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石英系光纖:石英玻璃光纖主要材料是SiO2,并添加GeO2、B2O3、P2O3等。這種光纖有很低的損耗和中等程度的色散,目前通信用光纖絕大多數是石英玻璃光纖。多組分玻璃纖維:如用鈉玻璃摻有適當雜質制成。損耗底,可靠性不高。塑料包層光纖:這種光纖的芯子是由石英制成的,包層是硅樹脂。全塑光纖:這種光纖的芯子和包層都是由塑料制成。在光通信中主要用的是石英光纖。全塑光纖具有損耗大、纖芯直徑大及制造成本低等特點,目前全塑光纖適合于較短距離的應用,如室內計算機連網等。
3光纖通信系統基本結構與特點
實用光纖通信系統一般都是雙向的,因此其系統的組成包含了正反兩個方向的基本組成,并且每一端的發射機和接收機做在一起,稱為光端機。同樣,光中繼器也有正反兩個方向,如圖5所示。
光發射機:將電端機送來的電信號變換為光信號,并耦合進光纖中進行傳輸。內有光源如半導體激光器。
光接收機:將光纖傳輸后的幅度被衰減的、波形產生畸變的、微弱的光信號變為電信號,并對電信號進行放大、整形、再生后,再生成與發送端相同的電信號,輸入到電接收機。光接收機內有光電檢測器如光電二極管。
中繼器:把經過衰減和畸變的光信號放大、整形、再生成一定強度的光信號,送入光纖繼續傳輸,以保證整個系統的通信質量。
4光纖通信系統的優點
光纖通信系統和其他通信系統相比具有的優點:(1)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可達25000MHz);(2)傳輸損耗低,無中繼距離長(低到0.15dB/km);(3)抗電磁干擾能力強;(4)光纖通信串話小,保密性強,使用安全;(5)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敷設;(6)材料資源豐富(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