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公共管理
1、檔案管理網絡化創新是提高檔案管理的重中之重
1.1 改善了檔案工作管理手段和信息環境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網絡檔案以新的技術與手段改變了文件寫作、傳輸、接收、存儲、檢索、拷貝、加工控制等手段,利用網絡與各單位聯結,為檔案進行數字轉化提供高速、便利的信息通道,實現跨越時間與地域獲取資料。檔案實現網絡化管理,改善了傳統的管理手段,提高了管理質量和效率。其次,檔案實現網絡化管理,將檔案管理人員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全部檔案信息實現計算機管理,大大節省了時間,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為企業組織實現動態創新提供了機遇。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及網絡環境的變遷,組織的傳統經營模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環境對組織的影響也日益擴大,為生存于網絡環境中的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網絡環境是由技術層面和社會層面構成。技術層面是由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互聯網網絡環境,通過企業內部網和外部網將企業生態系統內各成員企業或相互聯系的不同企業生態系統聯結起來,實現信息在企業組之間的流動;社會層面是企業生態系統獲取信息、資源及社會支持的社會網絡,各種資源是聯結成員企業之間、系統和環境之間的紐帶。所以,企業生態系統也是一個由多種關系聯接交織而成的多重復雜的社會網絡關系。這兩個層面相互依賴、相互影響,技術層面是社會層面的依托和基礎,社會層面是技術層面的升華。技術層面的變革,使企業組織間信息高效流動,進而促使企業組織向更具有動態性、開放性和自學習性的方向演進,最終帶動社會層面的變革。其中,網絡信息流是重要的作用力,網絡環境將對企業生態系統的價值鏈、資源配置方式、組織結構、競爭戰略和運作方式等產生巨大的影響。
1.3 網絡環境為企業提供了更為先進的硬件技術平臺。
網絡環境使企業的競爭方式和手段的轉變成為可能。同時,基于網絡外部性的網絡環境又使得企業必然轉變競爭方式,以求得在激烈環境中生存與發展。企業順應信息的網絡化已成必然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信息的普遍性和分布性,有用的信息到處可見,知識的流淌與外溢效應愈加顯著,關鍵是如何正確地判斷和應用;技術進步日益加速,新技術產生越來越快,大大增加了企業間的相互依賴性;技術更具有的可獲取性,技術的交流渠道多樣化,只有不斷地創新、合作,才能保持優勢;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內市場成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中國企業也可以利用全球市場;受環境和資源限制,增強資源的有效利用,擴大可利用資源的來源,從資源依賴型向知識依賴型轉移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日益增加的服務期望,個性化的產品與個性化的服務不斷增長的要求,擴大了企業與客戶關系的內涵;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通信系統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可靠性和可縮放性;網絡服務系統具有以不同服務質量傳輸不同數據類型的集成服務能力,在其上傳輸的信息和數據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一致性語義。
1.4 帶動企業組織變革,推動企業經營模式變革。
首先,網絡經濟正在改變著每一個企業與外部聯系和交往的方式,同時也對企業自身的組織結構和組織形態提出了挑戰。知識和信息改變著企業管理的理念,拓寬了企業管理的范圍和內容,網絡技術必將改變企業管理的環境,創造一種新的共同工作的方式方法。而所有這些都將從根本上影響和改變著未來的企業組織。企業組織結構將趨于扁平,企業組織規模將趨向兩個極端,企業組織的邊界將趨于模糊和虛擬,企業組織的職務設計將趨于團隊任務。其次,企業組織利用網絡環境,跨越不同企業之間存在的空間障礙,通過企業之間的信息集成、業務過程集成、資源共享,對企業開展異地協同的設計制造、網上營銷、供應鏈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撐環境和手段。為實現敏捷制造和虛擬企業的運作提供支持,形成具有數字化、柔性化、敏捷化等基本特征的優勢互補的協同企業。通過網絡環境下企業間信息、過程、資源的集成,實現協同制造過程中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工作流的優化運行,使整個網絡系統中的制造企業群體以較低的成本和較短的開發周期,制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產品。
2、檔案管理網絡化措施提升創新是提高檔案管理的動力源泉
2.1 更新服務理念。在現代管理中,思想觀念是否適應現代化至關重要。
傳統的檔案管理在對待為企業服務、為社區服務、為“三農”服務方面沒有主動去思考、去聯系、去實踐,而是等著別人找上門,或者是上級下的硬任務。這種不積極、不主動的做法,已經不適應提倡信息化高速度、高質量的信息服務要求,勢必造成公眾對檔案工作的遺憾及不滿。要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檔案管理服務創新,管理人員首先要有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思想,要跟上時發表展,防止思維定式,克服一切按習慣做事、經驗來想事、處世的思想,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在這個基礎上樹立現代服務理念,以創造性的思維,突破以往傳統的服務思想,開拓新思路。注重服務的現實性,通過了解需求來確定服務方向;擴大服務范圍,把本單位、本系統外的所有潛在用戶也作為服務對象,要考慮為解決利用者的現實需求提供服務。同時,要把握服務的規律性。要研究近年現行文件利用者的情況;分析利用現行文件目的,提供多種途徑為他們利用本單位檔案提供便利,做到引導服務、主動服務,而不是傳統的被動服務。
2.2 創新服務手段。
網絡化化的建設為我們的檔案信息服務創新提供了基礎。計算機在檔案管理信息化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其信息存儲量大,信息檢索迅速、準確,尤其是其網絡化功能,使計算機在整理、檢索、開發利用等方面發揮了異乎尋常的作用,可使收集、歸檔、管理一體化,還可使全省乃至全國檔案、信息資源共享(不公開的檔案資料除外),有效提高檔案的使用效率,使檔案管理人員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而且加快了檔案歸檔進度和服務效率,并能確保檔案的完整性、準確性,避免了人為在檔案整理、服務過程中造成的失誤。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創新我們的服務手段。
2.3 建立信息資源數據庫,方便信息檢索。
這是信息化的基礎工作,數據庫能有效實現眾多電子信息的儲存、分類、檢索和查詢。建立檔案信息數據庫,如果聯接上單位內部網絡,不僅僅可以實現電子檔案信息的有效和快速歸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利用率。單位內部的員工只需要通過計算機與網絡聯接,就可以快速輕松地實現檔案信息資料的檢索、查詢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