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電子商務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將完善多元化的電子商務投融資機制,大力發展企業間商務,該規劃為眾多電商帶來利好的同時,必將加速快遞物流市場的擴張。國內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物流企業將迎來歷史發展的最好時期。但是,隨著電子商務企業實力的壯大,資金鏈的進一步穩固,很多電子商務企業開始自建物流體系,從而形成了專業快遞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物流企業之間的關系也越發變得微妙,時而歃血為盟,時而又分道揚鑣,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物流關系日益趨緊。本文將站在快遞物流行業和電子商務企業健康發展的角度,探析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物流企業的最本質的關系,打造快遞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和諧發展相容共贏的生態圈。
1.快遞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相容共生的關系
1.1電子商務是快遞物流業迅猛發展的強勁動力
過去幾年,我國電子商務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正在形成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發展態勢。2011年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7萬億元,同比增長46.4%。商務部預計,未來五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5年將達到18萬億元的規模。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帶動了信息服務、信用服務、認證、支付、物流、檢測等相關產業快速增長,快遞物流業是典型之一。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日前發布《2010-2011中國運輸與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快遞業實現收入758億元,是“十五”末的330%。目前電子商務已成為快遞物流的第一大驅動力,由電子商務驅動的快遞物流,占到物流總量的60%以上。
1.2電子商務企業離不開快遞物流企業的支撐
電子商務“網購”平臺可以解決購物的信息流、支付的資金流,但是解決商品交易“物流”需要快遞方式。快遞可以為“網購”提供最快捷、最經濟、“門到門”的“物流”服務。在所有的物流服務方式中,快遞式的物流服務是最佳方式。“網購”對快遞的依存度是100%。2012年春節,許多民營快遞企業放假,導致大部分的網上商家不得不跟隨放假。而快遞對“網購”的依存度視快遞企業的市場定位而定,一般在5%至50%之間。所以說,是快遞的服務方式助推了“網購”的高速發展。同時,“網購”的高速發展又擴充了快遞的市場容量,成為快遞業務新的市場增長點。目前,中國的快遞物流企業包裹處理量的60%來自網絡購物,特別是在節日促銷期間,這一比例會更高,例如,2011年11月11日當天,淘寶和天貓商城共創造了2800萬票,52億元的日銷售額,而在平時,這一數據僅為700萬票,“節日效應”這一特殊的消費周期在電子商務領域已經充分顯現。為了確保貨物及時配送,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協會以及相關快遞企業在上海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光棍節”的促銷活動,要求快遞企業完善應急保障機制,增加作業頻次、增加人員和車輛,避免郵件積壓和延誤,很多快遞公司全體員工傾巢出動,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2點,后勤、行政人員紛紛上陣,奮戰在一線,快遞物流企業也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因此,很多快遞公司的利潤率出現了下滑。特別是在2012年春節期間,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國有企業,不辱使命,在多數民營快遞企業放假不營業的情況下,春節七天不放假,全力支撐著網購市場的快件配送,得到了國家郵政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可見,電子商務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快遞物流企業的支撐。
1.3快遞物流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正在加速
目前,部分電子商務企業抱怨第三方快遞物流企業配送速度慢,難以滿足客戶的時限要求,為了突破物流瓶頸,淘寶、京東商城、當當、紅孩子、凡客誠品、麥考林等國內知名的B2C等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自建物流配送體系。如京東商城近年在物流方面的投入多達36億元,在全國各地同時開工建設6個倉儲中心,在上海正在籌建“亞洲一號”物流中心,除此之外,還計劃招收20000名人員擴充其配送隊伍;麥考林則從2011年開始,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等地建設倉庫,在吳江興建了12萬平米的物流運營中心,可容納60萬SKU(庫存量單位)。與此同時,中國郵政、中鐵快運、順豐速運、宅急送、申通快遞等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企業也依托自身的物流網絡和電子商務配送經驗,跨界至電子商務領域。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正在進入融合發展的階段,無論是電子商務企業進軍物流業,還是快遞物流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都是大勢所趨。這兩個分支行業將來在融合基礎上最終形成什么產業格局,目前還難以預計,但都有可能獲得成功。
2.打造快遞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相容共贏和諧發展的生態圈
本是相容共生互相依存的兩個分支行業卻沒有形成相容共生、和諧發展的生態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從電商企業來看,多數電子商務企業的運營模式、盈利模式的同質化導致電商企業把貨物配送的及時性作為主要的競爭的手段。“價格戰該打還要打,但是我們更樂于發起顧客服務戰,物流速度戰”,某網站老總如是說。在這種情形下,部分電商企業開始自建物流配送體系并競相提速,如京東商城2010年4月1日,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才成都這四個城市由京東自營配送的區域推出“211限時達”服務,即以每日2個11點鐘作為時間分割點進行快速投遞服務。上午11點前提交現貨訂單,當日送達,夜里11點前提交現貨訂單,第二天14點前送達;2011年3月當當網正式宣布“閃電計劃”,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鄭州七個城市開通“當日訂,當日達”。其實,如今的電子商務企業過于講求物流的快捷,往往強調當日達或隔日達。但是,從國外的電商發展那來看,消費者在收貨時間上并沒有普遍的高要求,在中國的很多消費者其實也沒有這么急迫的需求,從低價促銷到物流提速,是一種非理性的競爭,在競爭中,物流企業和電商企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同時,還無形中造成了大量社會資源的浪費。
第二,從快遞物流市場來看,與國外的快遞物流市場相比,國內的快遞物流市場呈現出產品同質化、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和運營水平參差不齊的缺點;而國際快遞物流從產品種類、服務質量到市場集中度和運營效率都比國內的要好得多。隨著快遞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市場主要呈現出以下趨勢:對網絡覆蓋的要求不斷提高,快遞物流公司需要建立更深入內地的網絡以有效捕捉新興市場并滿足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面對產品同質化和價格競爭,滿足客戶多元化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將日益成為企業實現差異化、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由于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太快,而且處于整個電子商務產業鏈條上端,具有相對的優勢和話語權,而快遞物流企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加之快遞物流企業之間的低價競爭導致企業的利潤大幅度下滑,加之配送快遞企業基層操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配送能力不足,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從而促使電商企業自建物流體系。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