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等教育
摘 要:文章針對“多媒體作品設計與開發”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發現傳統的教學效果與社會的職業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出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思想對課程進行改革,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實踐環境和考評體制等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工作過程系統化;職業能力;素質
引言
“多媒體作品設計與開發”課程是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多媒體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學生通過學習多媒體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各種素材的獲取、加工與集成的方法,熟悉多媒體作品的創作過程與開發方法,從而達到能夠從事多媒體產品開發的職業能力。然而,教學中所規劃的知識體系與社會的職業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必須經過企業較長時間的培訓才能勝任工作崗位。因此,分析該課程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多媒體作品設計與開發”課程進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多媒體作品設計與開發”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依據“多媒體作品設計與開發”課程的實踐性強、專業性強的特點,我們在教學方式上進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和探索,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學生的認可,但依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與學、學與用的矛盾,依然不能滿足企業對用人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
1、在教學中盡管采用了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方式,但僅局限于某章或某個單元,案例比較簡單,缺乏系統性,也體現不出多媒體技術工作過程的規律。
2、在實踐過程中偏重學生的知識鞏固,他們的技能水平往往是對課堂案例的重現和反復,缺乏創新能力,適應崗位能力較差。
3、缺乏實踐性教學場所。這里指的不是機房,而是能夠達到以真實項目為情境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及項目實踐的環境。
4、考評機制過于單一。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大多來自成績。目前通過上機+筆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難免造成學生為成績而學習、為獎學金而學習的思想。不會過多考慮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個性發展和職業能力的養成。
上述幾點,制約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實踐經驗的積累、合作意識的養成、交際能力的培養。而這些關鍵能力和素質正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條件。因此,培養學生適應企業和社會環境的要求,才能立足和發展。
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思路
工作過程 系統化,是當前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方法之一。它提倡課程應該從工作需要出發,課程內容來自職業的工作過程。它將職業活動的各個元素滲透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培養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在體現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主線的同時,也關注到個人的可持續發展[1]。因此,這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產生重要意義,也是它與現有教學方法的根本區別。
對計算機多媒體專業人才需求進行了企業調研、技術人員訪談、畢業生反饋等多種形式的了解。目前中小型多媒體行業非常需要具有一定美術功底、掌握一定多媒體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平面設計、動畫設計、攝影攝像、影視特效以及多媒體設計等方面的高職畢業生[2]。以多媒體設計崗位為例,該崗位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務:了解多媒體產品的需求及使用場合;多媒體產品的策劃與設計;各種類型素材的制作與處理;多媒體資源的集成;產品的測試與打包,發布等。與 此同時,需要達到的職業能力有:具有與客戶交流、溝通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設計多媒體產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具有音頻、視頻編輯能力;能使用如Director、Flash、Authorware等多媒體制作軟件進行設計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檔編寫能力等[3]。
按照這些媒體行業的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特定的要求,結合“多媒體作品設計與開發”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借助工作過程系統化思想對該課程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試方式等方面進行多方位的改革是本文的著力點所在。
三、對課程的改革
(一) 教學目標的提升
教學大綱是指導教學的綱領。在該課程的原大綱中這樣描述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多媒體的相關概念、各種類型媒體的編輯與處理,通過authorware多媒體開發工具將各種素材集成,并掌握交互方法的使用,掌握開發多媒體應用系統的各種方法和技巧,并能創作出功能較為完善的多媒體作品”。
而工作過程系統化思想中,要求課程更多地涉及工作經驗及策略問題,重視學生今后的職業行動能力培養。對于該課程,應更多地從多媒體技術崗位需求出發,著重培養學生多媒體技術綜合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對目標重新進行定位,“熟悉多媒體專業的常用術語,掌握頁面的整體布局和色調搭配,掌握各種素材的編輯和處理,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熟悉交互式多媒體制作流程,具有進行多媒體產品開發的職業能力。”
(二) 教學內容的重排
以往的教學順序大都按照教材的章節先后順序線性開展。一般前幾章側重理論,中間講操作,最后講授一個案例結束課程教學。這種教學思路可以理解為由點到面的設計。但往往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很可能在初期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就已經失去了興趣,甚至更加迷茫。這種內容設計在學完之后學生對作品的開發思路依然模糊、經驗依然缺乏。
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課程的內容組織與實際工作過程是一致的,會以過程性的知識為主,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內容為輔。當我們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歸納,主要典型工作任務有:1、作品開發的策劃與設計;2、作品開發軟、硬件平臺的搭建;3、各種素材的制作與編輯;4、作品設計與制作;5、作品測試及評價;6、作品的封裝與發布。這些工作任務是有序的,體現了工作的實際流程。可以看出,按照工作過程編排課程內容,符合工作過程課程的“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步驟,也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