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講稿
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召開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安排部署全市農村社區暨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工作,動員各級各部門、單位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工作措施,加快農村社區和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剛才,縣、縣以及市公安局、衛生局分別作了交流發言,介紹了好的經驗。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重點就開展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工作,先講三點意見。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加強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的重要意義
開展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對于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各部門、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開展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
第一,加強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三農”投入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農村的村容村貌、社會事業有了明顯改觀,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目前,全市大多數農村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薄弱,公益事業發展仍然滯后,對照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和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推進。這次全市農村社區和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工作,涉及農村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環境治理等方方面面,是新農村建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將直接促進農村公益事業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必須花大功夫、下大氣力,切實抓緊抓好。
第二,加強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要求。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們正處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這樣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必須堅持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徹底改變過去重城市輕農村、重經濟發展輕社會建設的老路,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從我市實際情況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后,個別農村交通不便、缺少完善的教育文化衛生設施,個別地方的農民還喝不上干凈的自來水,等等。這種狀況如果不能有效扭轉,統籌城鄉發展就不能真正落到實處,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會成為空話。只有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主導作用,不斷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加強農村基礎公益設施建設,才能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讓廣大農民群眾更多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第三,加強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是實施國家戰略、實現率先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半島藍色經濟區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全力奮戰‘十二五’,建設黃藍經濟區,實現經濟翻一番,再造一個新”的奮斗目標,提出了“黃藍融合、海陸統籌、一體發展”的工作思路,力爭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在半島藍色經濟區乃至環渤海區域實現率先發展。實施國家戰略、實現率先發展,體現在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僅城市要率先、農村也要率先;不僅經濟發展要率先,社會建設也要率先。因此,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快推進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為實施國家戰略、實現率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提供強大動力。
二、明確目標任務,全力推進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
全市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是:從今年起,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再上新臺階。其中,中心村要擁有基本完善的社區綜合服務場所和基礎公益設施;自然村主干道路面要硬化,村民要用上自來水,村容村貌、社會事業要有大的改觀。具體來說,在規范完善原有35個標準化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的基礎上,今年再配套建設125個,完善100個自然村基礎公益設施,每個鄉鎮(街道)至少建成1個一級標準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明后兩年,全市再建設60個標準化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完善400—600個自然村基礎公益設施。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科學實施規劃。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工作,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充分論證,統籌規劃。前段時間,各縣區在調查摸底基礎上,制定了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下一步,關鍵是要結合實際,抓好組織實施。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考慮地域特點、資源配置、產業發展、合村并居、村莊整治和群眾生活習慣等情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要立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優先支持受益面廣、工作基礎好、村“兩委”班子得力、群眾積極性高的村開展工作,以點帶面、抓強促弱、逐步推進。要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講求實效,確保不增加農民負擔,不產生新的村級債務。
(二)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資金投入是關鍵。這項工作以縣區為單位組織實施,所需資金也以縣區投入為主,市里給予獎勵性補助。市財政計劃從今年開始利用三年的時間,籌集資金2億元,用于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的獎勵性補助,其中,今年列支8000萬元。各縣區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足額配套資金。要按照工程總體規劃和年度分解任務,將所需財政資金列入年度預算,保證資金需求。特別是要合理規范使用上級補助資金,并按不低于1:1.5的比例足額落實配套資金,確保完成全市總體任務。二是要多渠道籌集資金。要進一步加大對涉農項目、資金的整合力度,重點向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傾斜。要積極動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以捐資、投資、村民籌資籌勞等方式,推進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要鼓勵村級組織發展集體經濟,提高自我建設能力。總之,要通過發揮政府資金主導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流入農村,特別是充分調動農民自建家園的積極性,最終形成政府補助、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多元投入機制。三是要盡可能擴大受益面。各縣區要在完成全市總體建設任務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實際和財力狀況,自行確定一部分村,開展村級基礎公益設施建設工作。對按三級標準建設的農村社區綜合服務場所,縣區財政要給予適當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