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計劃總結
各鄉鎮(街道)農辦、農技站:
為貫徹落實全市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全區農業農村經濟協調穩定發展。經研究,現將年全區農業工作重點指標量化分解,請各單位對照指標,強化措施,統籌安排,抓好落實,確保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全力開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局面。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區“一區兩園五片”建設部署要求,以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為中心任務,遵循“鎖定一個目標,強化兩大職能,突出五大重點,提升三項服務”的總體思路,深入實施“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實施園場帶動,糧食產能提升主抓高產創建,高效農業發展推行提質增效,農產品質量安全堅持防控并重,農技推廣服務做到重心下移,以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的思維方式,全力開創農業經濟科學發展新局面。總體要求是:千方百計使糧食產量穩定在58萬噸以上,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農作物疫情。
二、任務目標
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10萬畝,總產保持在58萬噸左右,小麥整建制單產過500公斤的鄉鎮8個,玉米整建制單產過600公斤的鄉鎮7個,高產創建繼續走在省、市前列;全區蔬菜播種面積穩定在70萬畝以上,總產260萬噸,新增有機食品0.5萬畝,其中新增有機蔬菜0.4萬畝,新增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各1萬畝,建立設施蔬菜標準園2處;引進示范農作物新品種9個,引進推廣新成果新技術8項;新增農業龍頭企業8家,合作經濟組織40家;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112萬畝,統防統治面積16.5萬畝;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2130個,規范建立村級服務網點45個;完成陽光工程培訓1000人,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萬人次。
三、工作任務
今年農業工作的重點是:圍繞一個中心、強化兩大職能、突出五大重點、提升三項服務。
(一)圍繞一個中心。圍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區委區政府“一區兩園五片”建設規劃這一中心任務,重點實施“6116工程”,即培強六大主導產業、打造十大生產基地、建設十大精品園場、構建六大保障體系,優化產業布局,集聚生產要素,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二)強化兩大職能。即突出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和植保統防統治兩大公益職能,增強全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大力實施沃土工程。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步伐,優化肥料施用結構,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耕地土壤肥力。進一步完善到村、到戶、到地塊,測、配、供、施一條龍的塔形服務體系,積極推廣應用秸稈還田技術,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效率,優化土壤結構,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村60個,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12萬畝以上,推廣專用配方肥1.5萬噸。二是大力實施綠色控害工程。按照農業部“整建制、全承包、簽合同、補組織”的新要求,以作物全程承包服務為基本模式,加快推進整村、整鄉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區建設,力爭實現糧食主產鄉鎮專業化防治全覆蓋;強化專業防治人員技能培訓和專業防治設備的管理工作,有序組織防治隊伍及時開展統防統治工作;大力推廣植保綠色控害技術,加快推動防治服務領域由糧食作物向蔬菜、果樹等多種作物擴展,要在良莊、房村等蔬菜主產鄉鎮,探索建立3-5支設施蔬菜專業化防治隊伍;加快推進鎮、良莊鎮、范鎮基層測報點建設,強化新型測報工具運用等技術培訓工作,做到病蟲監測工作的規范化、精確化,全面提升病蟲監控水平。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隊伍建設,以鎮等鄉鎮為主,對運行規范、能自我發展的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進行重點扶持。
(三)突出五大重點。一是提升糧食產能。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依靠科技努力挖掘糧食增產潛力,突出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和應用,堅持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力爭產量指標繼續走在省、市前列,力保全區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二是強化質量監管。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以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生產基地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進程。加快推進鄉鎮監管機構和檢測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區、鄉、村、戶四位一體的農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強化農資業戶、生產基地、批發市場的規范化管理工作,大力推廣高效安全、低毒低殘留新型化肥和農藥。繼續推行抽樣檢測通報制度,穩步推進以條形碼標示為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年內重點完成4次以上區級抽樣檢測任務,抽檢蔬菜樣品150個以上,重點鄉鎮的蔬菜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每季度自檢樣品不少于30個。堅決防止高毒高殘留農藥進入農業生產領域,確保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發展高效農業。以實施全省現代農業蔬菜產業項目為平臺,深入實施“提質增效”工程,加快發展以設施種植、有機蔬菜、特色種養為主、具有鄉鎮特色的高效農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高效設施蔬菜和集約化育苗兩大亮點,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和設施舊棚改造力度,大力推廣“一田多用、一年多茬、一熟多收”等高效種植模式,在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上下功夫、求實效。抓好農業“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穩步擴大認證規模和范圍,力爭認證面積、品種個數繼續走在全市的前列。四是延伸產業鏈條。借力滿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泰山青春創業園等平臺,力爭在強勢企業的引進和培育上有新突破,全區計劃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家,總數達到100家;大力推廣“農超對接”發展模式,新增合作經濟組織40家,總數達到566家,不斷延伸農業產業化鏈條。五是落實農村政策。突出抓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土地承包、三資管理、農民減負、信訪穩定等工作,強化政策宣傳,加大監管力度,認真履行管理、培訓、審計、監控、調處等工作職能,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農民滿意、農村穩定、上級認可。
(四)提升三項服務。一是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水平。進一步強化農技推廣工作上下聯合、抱團發展的發展理念,重點在工作目標、服務手段、發展成效上凝聚發展合力,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績效考核,推動同步發展,實現科技力量向生產一線集中。按照農業部統一部署,全面實施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條件建設項目,為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新建或改擴建業務用房,配備檢驗檢測、推廣服務等儀器設備和交通工具,逐步改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工作條件,切實增強農技推廣體系的服務功能。二是提升農業生產服務水平。進一步強化以植保控害、沼氣服務、配方施肥、科技培訓為主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統防統治工作;穩步推進農村戶用沼氣項目建設,規范建立村級沼氣服務網點45個;全面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工作,培訓新型農民2萬人次。三是提升農業信息服務。充分利用農業信息服務中心、廣播、電視、互聯網和光盤、多媒體軟件、文字材料等遠程傳播手段和媒體,進一步提升科技信息和咨詢服務水平,延伸信息服務終端,力促農民持續增收。目前我區農業信息宣傳工作連續四年全省排名第一,而鄉鎮農業信息宣傳工作仍未破題,各鄉鎮要按照農業工作要點下達的任務指標,切實抓好農業信息稿件的報送工作。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