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職業教育
摘 要: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必須以提高質量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加強模式改革,推進機制創新,提高辦學效益,突出辦學特色。重點體現八個“創新”,把示范校建成代表我國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的學校。
關鍵詞:把握 中職 示范校 著力點
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其根本目的是破解當前制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率先成為改革創新的示范、提高質量的示范和辦出特色的示范,引領、輻射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職業教育需求。因此,準確把握中職示范校建設的著力點,是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成敗的關鍵。
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人才培養模式是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基本培養方式和過程管理的總和,是學校自身的人才培養方略。是學校在人才培養上對知識觀、能力觀與素質觀的理解、選擇與實踐,也是體現學校人才培養特色的關鍵所在。為此,在進行示范校建設中要對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秉承傳統與適應時代、明確定位與突出特色等多項關系到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明確“基礎知識、實踐技能、思想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形成具有本學校鮮明特色的知識、能力與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繼承性與創造性的統一是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發展成功的基本經驗。知識是基礎,能力是關鍵,素質是目的,對于高素質人才而言,三位一體,缺一不可,也是體現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系統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重點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職業技能訓練和學習能力培養。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密切與企業等用人單位的聯系,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立足校企資源共享、互利共贏,促進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緊密結合,促進知識學習、技能實訓、工作實踐和職業技能鑒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動教、學、做的統一,服務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模式創新
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過程中,要依據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對職業崗位需求變化和人才需求的周期性規律,緊緊把握社會經濟發展的走勢,緊緊圍繞區域經濟建設的實際,緊緊服務地方重點支柱產業,緊緊依托企業項目實施的需要,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產業,特別是區域產業的緊密對接。按照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相對接的原則,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建立中等職業學校人才需求預測與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加強專業建設,促進專業建設規范化和信息化。
要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著力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創新教學環境,構建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教學環境,建設“技能教室”。創新教學方式,探索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通過數字仿真、虛擬現實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學中普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系統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與學的效果,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應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以技能訓練為重點、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依托,要既體現知識的綜合性、通用性,又反映技術的實用性、針對性,把實訓場所作為教學的重要陣地,逐步形成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教學方法新體系,推行學分制。堅持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結合區域特點和學校具體情況,建立和完善選修制度、學分制度和學分互認制度。激勵不同文化基礎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發展需要,掌握勞動就業或繼續學習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三、教學內容創新
以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切入點,深化教學內容改革。根據各個專業的核心技能,構建企業實際需求的、適合學生發展的新型課程,如圖1. 建立由行業、企業、學校和有關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的教材建設機制,針對崗位技能要求變化,在現有教材基礎上開發補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輔資料;依托企業研發適應新興產業、新職業和新崗位的校本教材。創新教材展示方式,實現教材、教輔、教具、學具、課件和網站等多種介質的立體化融合。
四、隊伍建設創新
1.教師隊伍
學校要從教師的職業生涯出發,重塑職業學校教職工團隊形象,以改革教師培養、評聘和考核為核心,提高教師的德育工作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實訓指導能力等綜合素質。促進教職工真正成為學習和學習的引導者、技能傳授者、心理教育者和職業指導者。具備教師、工程師(技師)、心理咨詢師、職業指導師資格。創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穩定隊伍的激勵機制。改善教師隊伍結構,聘請行業技術專家和企業能工巧匠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形成“正高”(教授、正高工)領軍、“雙高”(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帶頭、“雙師型”教師為骨干的專業教師團隊。建立學校專業教師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互派互聘”機制,落實教師在職進修和企業實踐制度,加強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提高隊伍整體水平。
2.管理隊伍建設
一所學校如果沒有優秀的組織和有效的管理,即使是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和科研隊伍,也難以創造出一流的成果和業績;即使是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也難以有效地發揮其作用 ,甚至會造成資源的閑置、浪費和流失。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所學校的管理水平往往決定著該學校的發展與命運。因此 ,我們要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那樣重視管理隊伍建設,要象重視培養學術帶頭人那樣重視培養優秀的管理人才。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從管理人才培養理念出發,建立科學、適度、可行的聘用與管理制度和條例,按照總量控制、分類管理、明確職責、優化結構的原則進行崗位設置,促進以崗定薪和按勞取酬, 持續培養學校的富有激情和創造力的管理隊伍,讓每一個管理者都成為全面發展,能獨擋一面的綜合性人才,打造思想過硬、團結實干、開拓創新、勤政廉政、結構合理、善于學習、具有現代化教育理念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干部隊伍,著力提升管理隊伍的規劃、協調、執行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