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音樂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通過聲音塑造形象,表達情感,這是音樂獨具的特點。唱歌是音樂藝術中最易為學生接受、喜愛、理解的一種藝術形式,是貫徹整個音樂教育目的任務的重要手段。通過唱歌教學,尤其是讓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讓學生很好地受到歌曲的藝術形象的感染和教育。根據(jù)唱歌的特點,我在唱歌課的教學中,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了唱歌教學的探索。
一、良好的開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讓學生唱好一首歌,在選擇發(fā)聲練習、視唱、節(jié)奏練習和導人新課的方法上要下功夫。選擇與歌曲音樂特點相聯(lián)系的發(fā)聲練習、視唱、節(jié)奏練習等可以為學唱歌曲作好輔墊。
歡快的歌曲應該選擇歡快的練習曲。
抒情的歌曲應該選擇抒情的練習曲。
新課的教學和視唱、節(jié)奏訓練相結合,將歌曲中的難點部分作為視唱和節(jié)奏練習,有助于解決歌曲的難點,也為學好新歌打下基礎。如:在教《刨洋芋》時為了讓學生把握好后半拍起這種節(jié)奏,導人新課在唱歌進行中也很重要,教師通過藝術的導人方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唱好歌曲獲得一個良好的開端。如:在教《采菱》采取這樣的導人步驟:
1、出示水鄉(xiāng)的菱豐收時采菱的圖畫。
2、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再讓幾個學生簡要描述圖上的美景。
3、談話:水鄉(xiāng)的菱豐收了,人們非常高興。今天,老師就要帶領同學們去參觀水鄉(xiāng)。
這樣導人新課,讓學生直觀地領悟到水鄉(xiāng)菱豐收時的美景,對學習新歌也有了濃厚的興趣。
唱歌課的導人方法還很多,如:范唱歌曲導人、介紹歌曲的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導人、將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導人等。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教材內容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膶诵抡n的方法。
二、識譜是唱歌教學的關鍵。
歌曲的旋律就像語文課中幫助識字的漢語拼音,離開了旋律,歌曲就不存在,因此,識譜是唱歌教學的關鍵。要讓學生唱好歌曲的旋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要讓學生熟練掌握每冊教材中的讀譜知識。
2、要經常甚至每節(jié)課至少安排一條視唱練習。
3、學唱歌曲時要讓學生唱熟曲譜。
4、在識譜教學中,我們常遇到學生唱不準音的現(xiàn)象,(主要是旋律的跨度太大,如:三度、五度、/又度和一些半音、半化音等。)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音階視唱練習。
三、理解歌曲、對歌曲的再創(chuàng)作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進行品德教育的孟要步驟。
理解歌曲表現(xiàn)的感情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難,因為他們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還不高,但要唱好一首歌,對歌曲的理解很重要。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可以采用這幾種方法:
1.對于形象較鮮明的歌曲,可以采用讓生聽范唱辨別。如《嘀哩嘀哩》、《小機靈之歌》》、《愉快的夢》等。
2.通過復習已學的歌曲與新歌對比聯(lián)想。
3.安排幾句詞、曲感情不吻合的唱段,學生視唱后讓其對號人座。
在對歌曲的感情有了了解后,還要讓學生對歌曲進行再創(chuàng)作(藝術處理),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還要發(fā)掘歌曲的思想教育內容,并滲透到歌曲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讓學生反復演唱是鞏固所學歌曲的一個孟要方法。
當學生學會唱一首歌曲后,并且已經對歌曲進行了藝術處理,要讓學生反復地演唱。常用的方式有:默唱、分唱、接唱、獨唱、齊唱、合唱、唱游等。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還要讓他們?yōu)楦枨幦艘恍┖唵蔚膭幼鳎叡硌葸叧?
總的來說,教師要上一節(jié)讓學生學起來有興趣而且收獲較大的唱歌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要求教師運用眾多的教學藝術,化難為易,化枯燥為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完成新時期音樂教育目的任務,培養(yǎng)出跨世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