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藝術理論
回望2010年,這一年對于中國電影來說。無疑是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年。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統計.2010年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收入106億7167萬元,相比于2009年的62.06億元增長超過了60%。城市主流電影市場放映場次830萬場,全國城市影院銀幕總數突破6200塊,觀影人數更是比去年增加了44%。這些成績,對于國家文化產業和電影產業的發展有決定性意義。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要指出哪一種技術對于2010年的中國電影創作和產生了特別明顯影響的話,“數字中間片”技術是最為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數字技術的觀念和技術方法,已經越來越被廣大的電影制作者運用和認可。中國電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電影(-/J:子彈飛><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2>‘狄仁杰之通天帝國>‘葉問宗師傳奇>《趙氏孤JL)<大兵小將>‘大笑江湖>‘山楂樹之戀>《錦衣衛>以及其他票房成績優異的影片,創作者幾乎都在不同程度上運用了日益成熟的電影數字中間片技術。
可以說。“數字中間片技術”為2010年的中國電影制作和票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數字中間片技術把電影制作工藝水平和影像質量水平,推進到了一個歷史新高度,成為了電影的新技術、新工藝與藝術創作完美結合的典范。對于我們學習電影的學生以及廣大的電影制作人來說,電影制作數字化的高新技術,成為了我們應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發展脈絡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數宇中間片是由科恩兄弟執導的影片《霹靂高手>.當時導演采用Dl對于影片的色調以及飽和度進行了特殊處理以求真實的再現當年美國的社會風貌.而這些效果是以前傳統技術下無法實現的效果。其實Dl技術在2000年之前也是有過應用的,之所以在這時候才逐漸成熟和普及,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科技發展的制約,畢竟利用數字中間片技術制作的影片,都需要經過膠轉磁、再到最后的磁轉膠等一系列的過程.這需要足夠大的存儲空間并花費足夠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和電視技術充分交融的大趨勢下,視頻領域中的調色工藝和理念開始滲入到電影當中并在一些發達國家迅速發展成為電影生產工藝流程中的標準。拿好萊塢為例,2005年的時候DI技術在電影中的比例占至9了60%.而到了2007年好萊塢利用Dl的影片就達到了100%了,而像澳洲、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目前的DI應用率也幾乎達到了100%。可以說,要想要求影片的質量好,就必須用到Dl,否則很難滿足影片的要求。只是很多導演可能出于個人喜好或者其他的原因,他們還是喜歡運用傳統的電影制作工藝。曾經因拍攝《x戰警(X—menI》系列影片而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攝影師NewtonThomasSigel,ASC在接受美國攝影師雜志采訪時說:“數字中間片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來(對畫面)進行更進一步的控制。當你在對你的影片進行調色時,你能夠像在原始拍攝時一樣對影片旌加直接的影響力:”以往,中國電影在后期制作方面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數字中間片、特效、動漫等部要拿到國外去制作,當然我們可以想象只有極少數大制作的影片像《夭下無賊》、《無極>等才有足夠的經費到國外去進行數字中間片的處理.這也使得許多中小成本的電影望洋興嘆了。為了解決中國電影制片和后期制作這兩個行業的燃眉之急.同時通過對于國外數字中間片工藝的考察.充分的認識到數字中間片對干中國電影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廣電總局科技委電影專業委員會和電影局于2005年5月組織了一次盛大的電影人聚會。這次聚會匯聚了中外多名有過數字中間片制作經歷的電影藝術家.為國內的電影導演和攝影師詳細深入地介紹了數字中間片的先進性及其工藝流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由于這次數字中間片研討會的召開,促成了華龍電影數字制作公司與八一電影制片廠關于影片《太行山上》的合作.中國電影數字中間片的序幕由此拉開。2005年6月24日.在深入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上,八一電影制片廠決定由華龍電影數字制作公司采用數字中間片工藝進行影片《太行山上》的后期制作。8月8日.影片《太行山上》的數字中間片制作完成,在八一廠洗印車間的放映室進行驗收。整部影片的底片剪輯了6大本,2個小時,全片1650個鏡頭(包括128個特技鏡頭)全部進行了調色。在與傳統光工藝制作拷貝的對比之后.數字中間片工藝制作的拷貝無論從清晰度,色彩以及畫面的穩定性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優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2005年8月15日,中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采用數字中間片技術制作并進行全片調色的電影《太行山上》正式在影院上映了。經過了一年多的探索,華龍電影數字制作公司于2006年利用數字中間片制作完成的影片‘云水謠>被業界看作是國內首部采用完全符合電影底片密度的DI國產片。在這部影片里,數宇中間片的運用已經比較成熟,不同場景的色彩控制.以及部分場景的抽色處理.都為本片在藝術表現力方面加分不少。有許多如夢如幻的優美場景.是很難通過傳統的膠片電影工藝做到的。隨后的幾年里,隨著中國電影業的整體發展,國家政策上的積極支持,數字中間片在國內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產片運用到了這項技術。像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赤壁>‘非誠勿擾》《滿城盡帶黃金甲><南京!南京!>《集結號>等影片都是采用的數字中間片技術進行制作的。影片<南京}南京!’就是利用數字中間片技術,將原本彩色膠片拍攝的畫面處理成黑白畫面,這樣更加凸顯出影片的紀錄風格,顯得更加莊重,更具有視覺沖擊力。‘集結號>整個電影呈現出一種灰藍色、灰土黃色.增強了該影片的歷史感和戰爭的質感。對此《集結號>攝影師呂樂深有感觸.“數字中間片技術的使用也使影片的攝影創作上有了更大的空間。拿戰場上的情節來說,整個戰場的色調要求蒙上一種灰綠色的調子.這在以前只能通過采用不同的濾色鏡以及在置景和道具上做文章,而人臉的調子和光線的調子很難準確和統一。在<集結號>中,使用數字中間片系統調整畫面的色調為拍攝帶來很大的方便。”
二,數字中間片工藝
(一)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