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貨幣金融
武漢市以“兩型社會”建設為目標,大力加強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單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繼續保持下降趨勢。但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影響節能減排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需要我們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確保目標實現。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正從局部向全球蔓延,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這次金融危機對節能減排來說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機遇來看,當前正是轉變發展方式、消費方式、生活方式、調整經濟和產業結構,走科學發展之路的一次重大戰略機遇。武漢市應加大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實施以往需要停產建設的治理欠賬項目,千方百計增加用于節能減排和兩型社會建設的投入,加大對資源、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建設和社會保障的力度,積極利用好中央擴大內需的政策,在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上,大力推進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有別于傳統模式的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之路。
從挑戰來看,我國近多年里,通過加快工業化進程和消費結構升級實現了經濟的快速成長,迅速積累了社會財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這是一個“雙刃劍”效應。尤其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態勢下,節能減排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一是有些國家可能將以前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往后延遲,這對節能減排預期目標的實現增加了難度。
立志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帶頭人的歐洲,當前實施節能減排計劃有放緩的跡象。不少國家出于不同的理由對節能減排的承諾難以實現,根本GDP,
一、全球金融危機形勢下節能減排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原因在于“缺錢”。尤其是承擔減排主要責任的產煤國,如波蘭,要求歐盟內發達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否則歐盟國“根本無法達成協議”。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更直截了當地建議,削減煤炭使用的任務應等到全球金融危機以后再說。如果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步履蹣跚,那么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不太可能超前承擔義務。
二是生產放緩,能源的需求會下降,節能減排工作不被重視。當前金融危機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顯現,對工業領域的影響尤為突出。企業增長速度和效益下滑,導致企業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和放慢“兩高”產品生產的動力不足,同時也會影響到企業對節能減排的投入。
三是實施鼓勵投資的擴大內需政策,如果不注意防止高耗能產業的重復建設或者“轉土重來”的話,將會給節能減排帶來較大困難。國家目前的宏觀調控政策強調“保增長”,這就需要啟動內需,鼓勵投資,這時候如果不能很好地堅持節能減排要求的話,那么此前節能減排取得的進展無疑將出現反彈。
四是現階段的排放總量的下降很大程度是突擊還舊賬的結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從“十一五”以來減排情況看,武漢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但這些減排很大程度是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突擊還舊賬之功。今后一段時間,主要污染物存量的削減潛力將越來越有限,而增量還將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加之制約能源、環境問題解決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并未完全消除,主要污染物排放很有可能是階段性的“拐點”。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成為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二、金融危機下加強節能減排的應對之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項目審批程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重點落實小水泥、小火電、小造紙、城市污水專項治理工作,從源頭上控制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積極爭取中央財政通過增加轉移支付支持淘汰落后產能。
第四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突破口,扎實推進節能減排探索符合武漢實際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建立不同層面各具特色的循環經濟體系。運用循環經濟理念改造工業園區,提升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循環經濟發展水平。重點建設東西湖、青山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和陽邏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做好市級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創建一批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建設汽車零部件、鐵道機車等再制造示范工程,發展再制造產業。全面推廣清潔生產,發揮其在節能減排中的重要作用,抓好重點行業清潔生產。
第五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以重點耗能企業為重點,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和省節能獎勵專項資金,做好項目儲備、申報和銜接工作。加快實施節能技改項目,組織實施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推廣應用性強的項目。著力抓好燃煤鍋爐改造、熱電聯產、余熱余壓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電機節能、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等項重點節能工程,盡快形成節能能力。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垃圾處理廠、煙氣脫硫治理等項目的建設和改造,提高污染減排能力。加快落步咀污水處理廠、陽邏污水處理廠實施進度,加快漢南、蔡甸、黃陂、新洲等遠城區的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爭取盡快建成投運,發揮減排效益。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嚴格實行“雨污分流”。加快火電行業相關企業煙氣脫硫治理項目的,,10第一建立健全節能減排指標、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強化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落實《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并向社會公布,發揮社會和輿論的監督作用。
建立健全涵蓋全社會的能源生產、流通、消費、區域間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體系。對高耗能行業制訂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制訂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統計和監測辦法,完善統計和監測制度。對監控重點污染源實施聯網在線自動監控,向社會公告重點監控企業年度污染物排放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