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摘 要:獨立學院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興辦學模式,在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方面正從不斷探索與摸索階段,趨向于完善與成熟。本文就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思路和方法進行了論述,力求為決策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獨立學院;應用型創新人才;途徑;探索
引言:
順應歷史潮流,適應經濟飛速發展,培養高科技人才,獨立學院仍然面臨著巨大壓力和挑戰,要實現其可持續發展,首當其沖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完善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使之,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教學質量是獨立學院生存與發展生命線。要把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辦成一所教學型名牌大學,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極強的應用型創新能力,作為教師就要不斷地進行教學研究與創新,提高教學水平。
一、培養高素質人才應具備的條件
所謂高素質應該具備(1)明確的科學思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創新,因為沒有創新就根本談不上培養創造性人才;(2)相當境界的科學精神:學生不應該一味地迷信課本上理論與老師講解,要以批判的態度接受知識,以便培養自身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和追求真理勇氣;(3)嚴格的科學態度:就是培養學生樹立認真、謹慎、實事求是的精神,要讓學生樹立正確觀念,不能有半點虛假;(4)樹立明確的科學方法:眾所周知,任何成功者除了具備拼搏和奮斗精神外,還得有獲得成功的科學方法,其中包括邏輯推理與形象思維、靈感與頓悟、思辯與實驗等相結合的系統方法與特點。
二、為培養創新人才釀造優越環境
(1)開展創造活動培養創新人才
成功的創造,離不開創造意識、創造技能、創造思維等基本條件,而這些條件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創造活動。我們要組織和開展一些考察、制作、發明活動,培養學生創造熱情,掌握創造基本方法和技巧,為以后對社會做出具有獨特價值的發明創造打下堅實基礎。在開展創造活動中,我們要教育學生積極參與集體工作,認真向他人學習、請教,樹立合作意識,使之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在集體成員的提醒和引導下發揮的更好。
(2)為學生提供創造性環境條件
從教育環境來看,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優越的創造環境和條件。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不能只強調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或者僅僅強調考試成績,要充分重視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己思考、想辦法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書本上知識不是萬能的,還有一些尚待解決和調整內容,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完善書本中知識結構和理清層次,這些都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來實現。此外,培養學生創造力,教師本身應該具備濃厚的研究興趣與創造能力,以便影響學生、帶動學生,讓學生認識到為什么要創造,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
(3)創新教學要的新理念
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新時代對于人最主要的內涵要求,要改變過去僅僅強調教師和教材本位,而忽視學生本位的傾向,普遍重視傳授而忽視解惑,比如,實驗教學中,不能僅僅注重于理論傳授與驗證,而忽視實驗訓練、技能、手段、過程、方法、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改變單一拼盤式課程結構模式,構建與實驗教學自身規律和能力培養相適應的分階段、分層次、階梯式、模塊化教學新體系;改變并淘汰一些現代科學研究和生產中過時的實驗內容、方法和設備,補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當代學科發展新內容、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術;改變千篇一律的封閉式、固定式教學模式,實行開放式、個性化教學,為學生創設有利于發揮潛能和特長的新環境和新條件,鼓勵學生對于新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建構,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便更快地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三、實行創新教學培養創造發明能力
(1)創造教學的目的
創造性教育,就是要啟迪創造性思維、開發創造能力、培養創造人才的新型教育。創造性教育沒有現成答案,交給學生的永遠是問號,讓學生在探索、追尋的過程中學會思考與創造。
傳統的應試教育仍然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仍然存在著“教師給答案,學生背答案,考試考答案”現象,直接影響著對學生的創造性培養,盡管,近幾年來全國高校培養應用性創新人才是人心所向,盡管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也僅僅是從形式上對應試教育的一種扭曲與異化回歸,然而,對于不同專業課的老師來說,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仍然沒有一個明確標準、有效途徑與方法可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不斷地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以適應新形勢下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之目標。
我們認為,創造教學必須著眼于激發學生創造精神,挖掘學生創造知識淺能,培養學生創造力,其最為寶貴之處,以使大多數學生具有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的姿態走出校門,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人才。
(2)明確培養目標實施創新教育
目前,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眾多,美國已有二百多人次,歐洲也不少,亞洲相對較少,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印度與巴基斯塔也各有一名獲得者,而我們國家卻沒有,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過去教育所走過的路子進行認真地反思。筆者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報道,溫家寶視察清華大學時說,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一所大學,包括北大、清華在內,仍然還不具備發達國際創新型大學條件。溫家寶的一席話,為獨立學院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注入了活力,也為獨立學院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也給與我們以啟迪,它要求我們必須繼續不斷地提升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硬件與軟件層次,改變教學手段與方法,逐漸向地方一流創新型大學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