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等教育
中央16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
大學生加強黨史學習、接受黨史教育是新形勢下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加強高校黨史教育對于不斷探索高校黨史教育的新方式,深化黨史教育效果,引導學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樹立共產主義理想,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1、高校黨史教育的功能與作用
1.1高校黨史教育是幫助大學生正確樹立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理想信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黨史教育的核心在于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加深對馬克思主義三觀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促進大學生健康得成長成才。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沖擊下,信息傳播更加迅速,文化交流更加廣泛,各種思想意識與傳統文化相互蕩激,使得一些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逐漸淡化,社會主義道德遭到侵蝕,削弱了愛國意識,失去了對群體、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黨史教育更加顯得迫切和重要。
1.2高校黨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在要求和重要內容。
大學生受教育程度較高、綜合素質較全面,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生力軍和后備力量,對我國今后的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影響著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極大現實意義。黨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高校黨史教育對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領會和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場、觀念和方法,特別是激發青年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3高校黨史教育是弘揚和繼承革命傳統,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手段。高校加強黨史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熟知黨史、了解黨情,在革命傳統教育中珍重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中,大力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堅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不動搖。黨史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入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為日標,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2、加強高校黨史教育的方法探析和路徑選擇——浙江大學求是學院云峰學園黨史教育工作站的實踐與創新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中組部等6部門近日聯合發出《關于在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中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決定2011年在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中開展中共黨史的學習教育。浙江大學求是學院云峰學園黨總支在積極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新途徑的基礎上,緊扣時代熱點、把握工作重點,提出了以“三項精品、四條主線、五個重點”為主要模式的黨史教育工作站建設計劃。
2.1工作內容與目標。
2.1.1黨史教育工作站的建設主要突出以下內容:(1)學習和宣傳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并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偉大勝利的歷史,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2)學習和宣傳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豐富、發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成果的歷史,提高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系的自覺性和堅定性;(3)學習和宣傳黨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經受住各種風險和挑戰考驗而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2.1.2黨史教育工作站的建設主要實現以下目標:(1)加強大學生黨史教育,提高大學生對黨史、黨情的認識,堅定大學生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決心;(2)結合創先爭優工作契機,通過各類黨史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加強和改進學園黨建工作,不斷創新學園黨建和學生工作新途徑、新方法。
2.2工作站的組織結構與工作模式。
2.2.1建立健全黨史教育工作站組織機構,形成“黨總支領導、委員會指導、各職能處室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黨史教育工作站由求是學院云峰學園黨總支直接領導,工作站聘請校內外領導和專家組成指導委員會,對工作站的建設和發展提出指導建議和工作參考。
工作站實行站長負責制,設副站長若干協助站長負責工作站日常事務管理。工作站按職能定位和工作特色設課程培訓工作室、實踐交流工作室、素質拓展工作室和文化宣講工作室四個職能部門和辦公室一個綜合業務部門,各部門工作職能如下:(1)辦公室:負責黨史教育工作站日常管理事務,協調統一工作站內設機構分工和交流,負責工作站教育材料編印、宣講活動籌備等各項工作;(2)課程培訓工作室:負責黨史課程教學、培訓、考核工作,編寫理論教學計劃、舉辦各類黨史主題教育講座、知識競賽,承接對外培訓工作;(3)實踐交流工作室:負責工作站的社會實踐基地聯系和建設工作,組織開展黨史教育主題社會實踐和文化交流活動;(4)素質拓展工作室:負責開展各類黨史教育主題的演講比賽、歌詠會、報告會、討論會、文體競賽等各類素質拓展活動,創新黨史教育形式、鞏固黨史教育成果;(5)文化宣講工作室:編排黨史教育短劇,組建黨史教育宣講團,編印黨史教育宣傳刊物,開展工作站各類宣傳報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