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管理相關
一、黃岡市開展臺賬建設的基本做法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臺賬分為灌區取用水量臺賬、工業建筑業與第三產業取用水量臺賬、河湖取水口取水量臺賬等三大內容。在臺賬建設過程中,黃岡市的主要做法是:
1.堅持統籌規劃原則臺賬建設覆蓋范圍廣,牽涉部門多,為避免重復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出現,黃岡市從整體上作出考慮全局、兼顧細節的計劃。
一是將臺賬建設和清查名錄相關聯,比如灌區取用水臺賬名錄在實際操作中等同于Q302表,同時在制定灌區基礎名錄時,與Q701表進行關聯。
二是明確工作流程,首先通過原始基礎數據建立初始臺賬名錄,其次按照普查員普查范圍進行劃分,對臺賬名錄進行復核,重點復核名錄的真實性和規模標準,最后在現場修改臺賬名錄表。
是整合資源,從政府層面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明確黃岡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責,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2.堅持共享互補原則
一是在臺賬建設過程中,部分縣市區結合自身實際創新思路、方法和措施。
二是對各縣市區在臺賬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避免出現類似問題。
三是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系,收集臺賬建設過程中可能需要的原始名錄資料及數據。
四是通過各種會議、設立QQ群等形式,與其他地市州交流臺賬建設過程中的實用方法,同時將整編后的《水普500問》發放各縣市區。
3.堅持源頭責任原則
一是關口前移,從源頭上確保數據質量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二是責任前置,臺賬建設不僅僅要落實各級普查辦和取用水單位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要落實數據采集前沿陣地的責任,即數據臺賬填寫人員和指導填寫的普查員的責任。
三是力量前位,把責任心強、能力強、技術過硬的人員放在數據采集的重要位置。
4.堅持典型抽查原則
黃岡市共建立32364條臺賬名錄,市水普辦通過電話抽查、實地調查、業務科室會查、網絡督察等4種方式進行跟蹤檢查,確保數據真實可靠。
5.堅持層級審核原則
一是專項核審,針對本次臺賬建設工作涉及的經濟社會用水和河湖取水口兩個專項,明確專項負責人,由專項負責人對本臺賬表填寫情況進行自審。
二是交叉評審,要求縣內不同專項之間相互審核,同時鼓勵各縣市區相互交叉審核。
三是綜合會審,首先由普查指導員、普查員、臺賬表填寫員層層審核,簽字把關;其次從專項負責人中抽調精兵強將組成臺賬建設審核小組,對各地的臺賬表填寫情況進行綜合會審,對有異議的臺賬表則由市普查辦牽頭,從各縣組織力量,進行現場集中會審。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應提高對臺賬建設的認識
一是對臺賬建設的目的性認識不清,僅僅是為建臺賬而建臺賬,不清楚臺賬建設在水利普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導致清查階段頻繁修改名錄。
二是對臺賬建設的對象和范圍界定模糊,導致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沒有達到復核標準。
2.項目表格設置仍需完善
一是部分臺賬表無中間數據和計算過程成果。
比如,河湖取水口取水量臺賬表沒有輔助臺賬表,但卻要求記錄各取水量的計算過程和資料。二是臺賬表和輔助臺賬表中必填項存在空缺。
3.審核把關仍需從嚴
一是臺賬名錄審核不嚴,在臺賬名錄審核匯總中,未采用完整性、規范性、邏輯性、真實性、關聯性以及對比分析的方法進行匯總審核。二是有的地方臺賬表下發后沒有進行跟蹤處理,即使有審核,也沒有對數據進行仔細推敲和深究。
4.覆蓋范圍仍需擴大個別工業企業屬于招商引資項目,有的企業在普查時點前將倒閉或停產,對其收集用水情況難度大。
三、對策和建議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臺賬建設認識
一是要加強典型教育,注重表彰臺賬建設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二是要加強面對面教育,對工作滯后、臺賬質量不高的,要及時派出專家或技術骨干現場指導,確保認識提高,技能提升。
2.充實普查隊伍,提高普查技術力量
一是要對部分普查員和臺賬表填寫人員進行補訓,提高業務能力。
二是要對責任心不強的普查員和臺賬表填寫人員及時進行調整,保持普查隊伍高效運轉。
三是要挑選責任心強、文化素養高、工作能力強的人員從事基層特別是一線的普查工作。
3.完善責任體系,提高臺賬建設質量
一是要建立主要負責人責任制,明確普查辦負責人是臺賬建設質量第一責任人。二是要建立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及其他質量控制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各類人員應該履行的職責以及失職瀆職的責任追究辦法。三是要建立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流程和事前、事中、事后的質量控制制度,將責任細化到臺賬表下發、記錄、填寫、復核等每一個工作環節中。
4.統籌各方力量,加大部門配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