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1信息反饋的原則
1.1適時性原則
信息反饋要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適當的時機。對于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的訓練中所產生的錯誤要給予及時糾正,以免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如果學生答對了,應及時表揚,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學生的作業、試卷等應及時批改、及時反饋。
1.2針對性原則
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即因材施教。在客觀上,學生的學習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想在教學過程中使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進行分層次教學是必不可少的。著名的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只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機會,95%的學生可以達到教學規定的要求。在英語課堂上,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英語閱讀中,對于閱讀文章問題的設置,我們可以分為表層問題,深層問題和討論問題三個層次,一般要求程度較差的學生完成表層問題,程度一般的學生完成深層問題,程度好的學生完成討論問題。對于差生要多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對于成績較好且過于自信的學生,對他們的表揚要適可而止,盡量給他們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1.3鼓勵性原則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要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課堂上就必須大力提倡賞識教育,教師的期望是相當重要的,合理的期望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關心、幫助和激勵,更多的是促使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自信心的提高、主動性和堅持性的增加。學生的心靈敏感而脆弱,渴望教師的肯定,需要教師的鼓勵。即使是一句簡單的表揚,也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鼓舞
2捕抓反饋信息,及時、準確地調整教學進程
教師和學生的交流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學生的每一個看教師的眼神、與教師的每一次談話、每一道練習題的差錯,都能給教師以信息的傳遞。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反饋信息,就要通過多種渠道來進行。
2.1課前反饋是基礎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教師要有知人之明,能準確地理解學生個性和心里狀態,要根據學生的一些外部表現分析他們的內心世界(章兼中)。”教師要弄清楚學生哪些相關知識掌握不好、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做到心中有數,然后結合教學要求,設計好本節課的教學計劃。母語對英語教學產生負遷移現象,學生在英語表達中出現了較多的中國式英語,比如:Howtospelltheword?這是一個不符合英語習慣的普遍錯誤,應該這樣說:Howdoyouspelltheword?或者Howisthewordspelt?不定式短語howtospell本身沒有錯誤,而是不能直接當做問題來問,可以這樣說:Couldyoutellmehowtospelltheword?又如,一個人打噴嚏,學生可能會說:Someoneismissingyou.(有人想念你。)這是中國人的習慣,老外會說: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在課前教師掌握了這些信息,就可以把它們結合在教學內容中,適時地做出調整和改進,做到“防患于未然”。
2.2課中反饋是重點
盡管教師課前準備非常充分,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況變化莫測,有時是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教師要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善于觀察學生的情況。課堂提問是得到學生反饋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例如:在講“Sports”這一主題時,教師準備了一些問題:Doyoulikesports?What'syourfa-voritesport?可當教師提問時,一些學生對第一個問題做出否定的回答,這時教師就要靈活應變,從其它角度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這樣反應:Well,Isee,youdon'tlikesports.ButIthinkyouliketokeepfit.Ifyouwanttokeepfit,whatsportdoyouliketodo?這時學生從健康的角度,不得不去選擇進行體育運動,提供給教師某一種運動,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
2.3課后反饋是補充
課后總結往往被很多教師所忽略,其實課后及時總結本節課的亮點和缺點,以及學生出現的主要問題和產生的原因,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補救是必不可少的。課后作業可以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及時改進教學的有效途徑。從批改作業中,教師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識學生還沒有掌握,新課導入時就要復習;同時,教師還可以了解到哪些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有抄襲行為,課堂上,教師就應該多加督促。
3信息反饋的作用
3.1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高
教師的水平越高,做出反饋的能力就越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越好,信息反饋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提高,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壓”,從而夯實了自己的語言功底,提高自己在信息反饋中的應變能力。
3.2有利于師生間情感的交流
張正東教授說過“:父母教育子女的首要手段是慈愛,所以我國外語教育都講究像父母那樣愛護學生。在這一點做好了,教學效果就會倍增。”英語教師要做好教學工作,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交朋友。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積極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疑難,使他們體會到教師的溫暖,嘗試到因積極主動與教師配合,真實地提供反饋信息而取得學習進步的甜頭。
3.3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