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1對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認識
1·1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高校圖書的教育職能一直著眼于服務性的間接的外部的工具性的價值觀念,定位于社會意識層面上,與生產力沒有直接聯系。但新時期知識經濟理念要求把知識作為生產力的要素,這樣,高校圖書館內在的,直接的主體的價值就得到顯現。因此高校圖書館傳統的教育職能就變成了知識創造職能;“服務于”教學科研的功能就變成了“結合于”教學科研功能;傳統的收藏功能就變成了利用功能;書刊文獻借閱功能就得向知識傳遞功能轉變了;單一的文獻信息傳遞功能就得向多維的網絡信息傳遞功能轉變。
1·2高度現代化是高校圖書館實現新時期教育職能的前提
隨著IT業的發展,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使高校圖書館現代化成為必然。高校圖書館高度現代化主要體現在館藏多元化;業務工作自動化;信息網絡化等方面。館藏多元化是指文獻信息載體多元化,高校圖書館的館藏由傳統的印刷文獻向印刷型、非印刷型文獻并存方向發展。業務工作自動化,是指高校圖書館的采訪、編目、典藏、流通、統計、查詢、咨詢、情報檢索、查新等業務工作全部實行電腦控制,由計算機完成。信息網絡化,是指高校圖書館利用收藏文獻資源的數據庫化與通訊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克服單個圖書館文獻收藏的局限性,在信息資源的共享上實現網絡化。高校圖書館有了高度現代化就為實現新時期教育職能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可靠的無與倫比的保證。也可以說高校圖書館高度現代化進一步強化了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
1·3高校圖書館成為高校的“主課堂”
新時期“創造性教育”要求,使教育方法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教育手段使教育媒體趨于信息化;教學方式也以課堂講授為主變為以學生運用信息手段,主動獲取信息知識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助作用。而把高校圖書館變成高校“主課堂”恰恰是完成“創造性教育”的切入點。學生通過到圖書館閱讀書刊,檢索數據庫,在inter-net網上查找信息,使用多種工具書查找文獻資料,獲取了大量的知識,培養了自己的自學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實現了教育方法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高校圖書館通過文獻信息對學生讀者進行全社會性的、全知識性的教育,拓展了教育的開放度,實現了教育手段信息化,也實現了教學方式主動化。
所以說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主課堂”。
2對素質教育的認識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四大素質即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倡導與付諸實施,指出了今后人才培養的方向,那就是鼓勵學生的興趣愛好向多方深入拓展,使他們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進而成為既有優秀的全面綜合素質,又有所長的復合型人才。對高校素質教育而言,“文憑教育”、“學歷教育”決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素質教育的內涵應是全面的,即包括專業素質教育,也包括其他綜合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與學的方式上要有效整合,怎樣實現這一有效整合,高校圖書館特有的教育職能,能很好的承擔這一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高校圖書館積極主動地、有效地與校內其他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充分發揮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優勢地位,有所作為,有所貢獻,是高校圖書館在新時期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1合理的藏書結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
傳統高校圖書館藏書結構存在文理分家現象,專業基礎藏書薄弱,而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要求首先要讓學生有寬基礎、寬專業。如,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曾對美國哈佛醫學院作過一個抽樣調查,160個學生,居然100個原先是主修文科的,就是說寬基礎,寬專業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前提,因此,調整好藏書體系才能更好的實施素質教育。
如果圖書館具備程序設計的創作團隊,使用語言編程模式的創作工具,可以編程出相當水準的多媒體課件。如果缺乏這樣的團隊,那么選擇圖標創作模式中的Authorware作為創作工具是比較恰當的,因為Authorware編輯環境簡單、直觀、軟件的制作基于流程線和一些工具圖標,一目了然,具有所見即所得的特點,是非專業程序人員設計開發交互式多媒體課件的最佳工具。同時它又滿足了圖書館的實際需求,既能非常方便地制作出用于演示用的助教型課件或自動播放的課件,也能制作出交互功能強大的教學軟件。
2·2強化教師和學生的圖書館意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在新時期高等教育中,高校圖書館的定位,將從教輔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高等教育的主角,這是實施高校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與教學在同一價值層面上。因此,強化圖書館意識勢在必行。
2·2·1強化教師的圖書館意識
圖書館相應部門應主動跟上各系的教學計劃和各專業的課程安排,比如課程設計環節。畢業設計環節。在設計之前與各專業教師一道,把所需資料檢索好,規定好范圍,在檢索過程中,教師可以方便的從網絡上獲取本專業的最新動態。等學生來查的時候,圖書館就能夠作到有的放失的完成這項工作。也就是說要讓教師的工作離不開圖書館。
2·2·2強化學生的圖書館意識
對入學新生進行“如何利用圖書館”的教育,以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圖書館,掌握利用圖書館學習的感性認識,對二、三年級學生開設“文檢”課,以系統地向他們灌輸信息觀念和培養其自覺利用文獻的意識,將感性認識逐步升華為理性認識。對大學四年級學生則重點進行文獻信息的收藏、整理、分析加工、提煉升華和創新信息的能力教育。通過上述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地信息教育,可提高大學生的綜合信息能力,學生學會了利用圖書館就等于掌握了一種本領,等于請到了一位終生教師。
20世紀初,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教育不單在學校,學校之外有許多機關,第一是圖書館。21世紀的今天,這一論斷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現在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的內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豐富。高校圖書館在未來的高等教育中將扮演重要角色。高校圖書館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