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基層社會結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伴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區體育將獲得較快的發展,但現階段我國城市社區體育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發展也不平衡,社區體育資源相對匱乏。然而,學校遍布在全國各地,擁有雄厚的體育師資和較完備的體育設施和器材。因此,學校與社區共建的體育俱樂部正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新生的體育形式,其產生和發展反映了社區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居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普遍提高。在學校體育的社會化,社區體育普及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下,研究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的相互關系具有現實意義,使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的資源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目的。
一、學校體育、社區體育的發展趨勢
(一)社區居民體育活動的發展趨勢
1•隨著“終身體育”理念初步形成共識,體育鍛煉的價值正在得到體現,人們開始認識到身心健康也是良好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具體表現,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也從單一的健身型,向著健身型、娛樂型、社交型等綜合性的趨勢發展。
2•參加體育活動的目的以增強體質為滿足,逐步轉向休閑娛樂、完善自我、身心發展及人際關系的滿足上來。
3•隨著環境的改善、經濟收入的增長和文化素質的提高,社區居民力求體育參與程度和本身機能特點相適應,運動處方將深受歡迎,對體育活動的設施、內容、形式、指導服務、環境氛圍等要求越來越高。
4•因社區居民的層次不同,其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也有所不同,為此,社區居民體育活動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的發展趨勢。
(二)學校體育向社會化發展的趨勢
要實現學校體育向社會化的良性發展,就必須從整體上進行改革,使學校體育的發展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又符合自身發展的規律。從人的發展角度來看:學生的全面發展,僅僅依靠學校體育的力量是有限的,學校體育只能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的提高以及人對自身健康與娛樂要求的提高,單純依靠學校體育教育中所掌握的內容是難以滿足的。實現五天工作制以后,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了,使學校體育向社區體育產生了依賴,在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和人格形成方面,社區體育有著不可忽視的功能。在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動下,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體育教育思想和觀念轉向“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
2•學校體育目標向多元化、社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終身體育是目標的最大歸宿。
3•學校體育課程結構更為合理、科學,向課內外一體化、整體結構化方向發展。
4•教學內容的民族化、生活化、健身性、興趣性與文化性。增加健身教材,調整競技教材的比重,切實開設一些有利于學生可長期用來健身的項目。
5•教學方法與手段多樣化。
6•學校體育教育在追求階段效益的同時,要與長遠效益相結合。
二、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主要特點比較長期以來由于傳統體制的制約,學校與社區的體育交流甚少,雖然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目的是一致的,可是,體育的形態卻各不相同,所表現出特點也有所不同(見表1)。由表1可見,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有各自的特點,但它們之間也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在空間緯度上,學校體育的作用力一般僅限于學校,社區體育則將體育的作用力延伸至鍛煉者的生活區;在時間緯度上,學校體育僅限于學生的學習期,社區體育則將期限擴展到余暇時間;在價值緯度上,學校體育僅通過制度化作用于學生,社區體育則非制度化的體育,促進人們身心的和諧發展,豐富業余生活,提高生活質量,而學生、居民終身體育的形成由這三維結構來支撐。
三、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關系
學校是社區的組成部分,社區是學校生存的社會空間;在一定區域內學校與社區有著相同的社會環境、文化習俗和地域關系。從廣義體育講,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學校體育作為社區體育的一部分,理所當然的包括在社區體育之中,學校體育以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出現在社區體育之中,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有效利用學校體育資源是發展社區體育便捷的途徑
1•學校體育為社區體育發展提供人才資源。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社區體育有三難:缺少設施,缺少專門的體育人才,居民參與率低。要改變這種狀況,有效途徑之一是緊緊依靠社區范圍內的大、中、小學校。學校擁有大量的專職體育教師,他們具有開展體育競賽、組織體育活動的豐富經驗和知識,充分發揮學校體育教師的指導和管理能力,能夠解決社區體育專門人才缺乏的問題。
2•為社區體育解決部分場地設施問題。開展社區體育的另一個難點是體育活動的場所不足,目前每個學校都具備一定的體育設施,特別是城市的學校,其中又以大專院校的體育設施條件為最好。只要進行適當投資和管理,在搞好學校體育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學校體育設施開展社區體育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區體育的設施場地缺乏的問題。
3•學校體育對社區體育具有教育功能。目前,我國居民的社區意識較差,單位意識較強,人們習慣于依附單位參加各種活動。這使得社區功能萎縮,社區成員的歸屬感淡漠,因此,培養社區感情,增強社區意識是開展社區體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學校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園地,能夠成為宣傳教育的窗口,學校的各類人才,既是體育實踐者,又是體育宣傳者。學??梢酝ㄟ^對學生進行社區感情、社區意識的培養教育,通過他們的教育和宣傳,引導群眾重視社區體育。
4•學校體育為社區體育提供科研服務。學校擁有大批專家、學者,可充分發揮科研優勢,逐步建立科學健身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積極探索適應不同社會群體的科學健身方法;科學地組合不同類型的鍛煉內容并掌握質與量的關系;加強與國外的學術交流,吸取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