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對學生預習和筆記的檢查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把每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自選出一名小組長,每節課上課前由小組長對組內同學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分為:上一節課內容的筆記,本節課所上內容的課后練習,如有導學案或地理填充圖冊等要提前完成,小組長把檢查情況送到地理課代表處進行匯總,這樣老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預習和自己上課的效果。
二、切實做到讀懂圖、選對圖、繪好圖,是有效教學的深入
地圖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它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要讓學生明白“無圖不成題”的道理。要看懂地圖上的各種符號,學會從圖上獲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最后變成為自己的地圖。能根據生活的實際需要選擇好地圖,為己所用。繪好圖特別是繪簡圖會對教材和教學內容的理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不僅僅教師要做到隨手就來,學生也要做到。繪圖時不求精、求祥、求準,但一定要簡潔明了,需要的地理信息要表達準確。便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記憶,使繁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提高了教學效果。除了繪簡圖之外,還可以讓學生轉繪課本或地圖冊上的地圖,這樣更加深了學生對地圖的認識,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三、帶領學生走向課外實地考察是有效教學的發展方向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是每一個地理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筆者認為,作為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走出教室。比如,學《地圖的閱讀》時,可以帶領學生對學校進行實地測量,繪制校園平面圖;講《地勢和地形》時,就和學生一起到雙橋鎮周邊查看并大致繪出地勢和地形草圖;筆者還曾經帶領學生繪出雙橋集鎮河流分布圖,并對當地商業街的分布作了詳細的調查。這使學生對課本學過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識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上是筆者對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的一些見解,其中必定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同行們予以批評指正,筆者將會感激不盡。筆者也將會不斷改進,與時俱進,爭取找到更好的方法。
作者:陶建波 單位:安徽省懷遠縣雙橋中學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