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財務管理論文
第一篇
1完善財務相關制度
一是完善財務公開制度,對于村內的財務收入支出必須第一時間公開,村內的項目、開發等必須聽取群眾意見,采取民主決策的方式,避免個人決策的不科學性;二是要完善會計工作的相互監督制度,堅決避免個別干部隨意挪用財務資金;三是根據我國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必須要進一步完善會計核算制度,從而確保村級會計信息準確、全面,讓農民群眾放心;四是對會計核算資料必須要妥善保存,確保會計信息資料的完整和連續性;五是村內的收支活動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審批與監督,要堅持先支后用、專款專用。
2保證群眾參與監督
群眾監督的重點是必須充分發揮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理財小組的成員要經過群眾挑選,之后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或者村民大會選舉產生,報送鄉鎮上備案。民主理財小組不僅要參與村集體財務收支預決算會議,每年還要定期召開民主理財會議。對于村內的所有收支憑證要進行集體審核,公開接受群眾評議,如果群眾提出疑問必須要進行核查處理。另外,上級主管部門必須要對專職或者兼職的農村財務審核工作人員進行專業資格培訓,從而確保村級財務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思想認識水平達到標準,保證村級財務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3建立基層專職審計機構
鄉鎮黨委、政府必須要結合本鄉鎮的具體情況,組織成立基層專職審計委員會,選配專職的審計人員。基層專職審計組織每年要定期結合本鄉鎮情況自行立項或者接受委托進行村級財務審計。在審計的過程中,要選擇靈活科學的審計手段,對于矛盾少、問題少的村可以采取集中送到鄉鎮所在地審計的方式;而對于矛盾多、問題多、群眾呼聲大的村,應選擇就地審計的方式,或者先送到鄉鎮審計之后前往村內核實,這樣更有助于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4堅持做到財務公開
一是公開的時間要及時,要避免時隔很久之后再公開,以免公開之后因為時間久遠群眾記憶不清而無法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二是公開的內容要真實可信,各個項目在公開之前都必須要仔細核實,避免因為蒙騙群眾而產生負面影響;三是公開內容要全面具體,對于群眾所關注的比如干部報酬、非生產性開支以及集體資產的使用情況都必須詳細說明,村級預決算的執行情況必須要分年初與年末2次公開,從而讓群眾看得明白,聽得清楚;四是公開的形式必須固定下來,財務公開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選擇哪一種公開形式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判斷,要選擇有助于群眾監督的公開方式。
5結語
目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村級管理工作呈現出比較混亂的局面,財務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導致了很多矛盾和問題的產生。而對于村級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要采取主動的措施來加以完善,逐漸建立系統全面的村級財務管理系統,從而讓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朝著更加科學化的方向發展。要相信通過管理人員、執行人員以及監督人員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必然會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作者:范子華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銀海區銀灘鎮農業服務中心
第二篇
1村級財務管理出現的問題
1.1財務活動沒有得到良好的監督,公開程度不夠
很多農村沒有真正執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制度。許多村級組織宗派壟斷嚴重,對一些重大財務事項暗箱操作,外界滲入不易。雖然一些村級單位選舉了一些財務監督小組,但是這些監督小組成員認定和會計知識上都有缺陷,不能很好地履行監督職能,形同虛設。村民普遍民主意識不強,會計知識也很缺乏,各項權利申訴不到位,財務公開、民主監督并沒有很好的落實。
1.2村級財務管理缺乏統一、標準、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
村級財務人員任用混亂,村干部對財務的審批權限過大,監督不力。財務管理對采購、銷售、招標、投資、現金管理等業務沒有建立健全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另外,沒有相應的機構推進針對村級財務進行審計的措施和制度,包括對村級財務的定期審計,對村干部的離任審計,并組織各村之間進行交叉審計,而且缺乏專業會計師的獨立審計。這樣,村級財務管理在制度上就明顯暴露出不健全、問題多的現象。以上問題直接影響我國村民自治制度的良好運行,影響基層民主的真正落實,最終影響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小康社會的圓滿建成。這些情況表面上是財務不公開、不透明、不民主的表現,實際上是村干部脫離人民群眾、違法亂紀、利益分化的表現,嚴重阻礙村級經濟社會建設的步伐,使黨和國家的政策不能很好地上傳下達,影響了黨和國家在基層人民心中的威望,關乎我國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否順利進行。
2引起村級財務問題的原因
2.1村級會計制度建設和會計人員培訓不能滿足需求
進入21世紀以來,農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建立良好的財務制度,采取公開化、民主化的決策流程,有利于村級社會的和諧發展,有利于各項財務活動的順利開展。而目前,很多村級機構并沒有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會計制度,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也不能滿足基本的業務需求。一些村干部為了一己私利甚至阻撓建立完備的會計核算體系,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更無從談起。
2.2缺乏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的意識
一些村級機構干部管理水平不高,在新形勢、新要求下,不能足夠重視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的與時俱進,依然采取簡單的、粗放的記賬手段進行財務管理,使得正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始終沒有建立,同時也缺乏合格的會計人員。此外,村民的民主意識、監督意識普遍不強,對村級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也不夠了解。而這些現象的根源在于,村級單位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對日常的財務活動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2.3鄉鎮監管機構對村級財務管理的進展情況監督不力
據調查,根據我國目前機構設置,鄉鎮農經站是監督村級單位財務管理活動,培訓財務管理能手的負責機構。它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村級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但是就目前實際情況看,鄉鎮農經對村級財務的管理和監督明顯乏力,對村級會計從業者的繼續教育和指導效果也不佳。近年來,國家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取消了部分稅費,并嚴厲打擊各種攤派和亂收費,導致一些鄉鎮農經站經費相對短缺,對村級財務的監管乏力。一些村干部公款私用,貪污挪用現象嚴重,而外部審計不力,監管、懲治不到位,違法成本較低,助長了不良氣焰。
3完善村級財務管理的對策
3.1強化村級財務制度改革,建立起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財務管理的糧草就是制度,只有良好、完善的制度建立,才能為有章可依,有章必依,違章必究提供良好的依據。根據最新會計準則及財政部頒布的《村集體經濟財務制度》、《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結合各地方實際情況,制定條款清晰、標準規范、過程控制的財務制度,制定完善的村級單位的現金管理制度、民主理財規范、財務公開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等,并做到會計科目、票據要素、記賬方法的三統一,以便于統一審計標準,做到良好監督。
3.2制定村干部定期審計、離任審計制度,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要建立對在職村干部的定期審計工作,一年一審計,有條件的地方半年一審計,把審計結果公之于眾,做到干部群眾胸中有數。還要建立村干部定期換屆制度,三年一換屆,換屆必審計。審計內容主要圍繞村級會計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審核各項資產、負債是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是否有未經村民同意或未知的情況下,公款私用且造成嚴重損失的情況,是否存在賬外賬、無賬、缺賬的情況。如有違法,必究其經濟責任,情況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
3.3建立村民監督、財務公開制度
村級財務管理活動要接受村民監督,并建立公開透明的陽光管理制度,做好真實、詳細、透明,并注重實效性。凡是村民關系的事情,議論較大的事情更要公開全面的內容,做好宣講工作,公開的數據和項目內容要具體、平實。公開的渠道也要多樣化,滿足村民或民意代表能夠多渠道了解,并能夠準確理解。對一些爭議較大的事項,要及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采取民主集中制度,商議決策,充分考慮到各方利益,接受村民監督。
作者:史雅潔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