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語教學應用學生自主性的常見誤區
1、重課堂學習,輕課外合作
在通常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會潛意識地希望所有的問題在課堂上得到全部解決,也習慣性地認為教學的絕對重點在于課堂上的知識灌輸。其實,學生自主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表現在課堂,更重要的展現是在于課下,各小組組織實施活動的過程。只有課堂學習和課外合作達到有機統一,方能使得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而有效的發揮。
2、重固定形式,輕探究思索
創新性的初中英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旨在活躍教學氣氛,使得學生學有所得。通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主性,選擇先小組討論,而后立即匯報,結果過于倉促。請學生進行展示的時候,學生往往按照教師所設定的固有模式進行回答,各組的匯報答案大相徑庭,如此而言,所謂合作模式的學生自主學習失去了本身的意義,不過是在低水平的不斷重復。而且在該種固定形式下,得到鍛煉的往往是極少數的同學,而更多地扼殺了其他同學的創新思維,流于固定形式的自主探討,無法使得新課程的理念真正得到貫徹。
二、培養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自主性的策略
1、加強培養學生自主感知的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成功的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只有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使得學生具備發揮自主性的能力,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地汲取知識。具備自主感知的能力,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通過學生間的自主交流,活躍課堂的氣氛,營造較好的學習氛圍。
2、加強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小組單位形式的合作學習使得師生之間的關系由傳統的“教”與“學”的身份轉化為“共同探討”進而教學相長,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觀點,在思維的碰撞中形成新的共識,師生間的互動也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更加充分,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擁有學生主動性的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將更高。正如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學生間的合作活動能夠促進成長這一觀點。同理,學生之間有效的團隊合作有利于發揮每一個成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的自主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充分而有效地應用。
3、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擁有一個感知知識的具體特定的情景,有助于深入語言環境,了解英美文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的激發,主動積極地去汲取知識。初中英語教學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一方面使得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全面提升了英語素養。教師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也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英語學習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與研究,真切落實新課程的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是初中英語教學新模式的核心,也是探索合作式學習模式的迫切要求。
作者:王翠云 單位:江蘇省射陽縣特庸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