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不是通過一節課,也不是通過某個實驗,主要是以問題為核心。讓學生知道某種現象怎么樣或者為什么的時候,整節課都是在圍繞一個問題展開,這個問題就是整節課的核心。而且,解決一個問題要比設計一個問題困難的多。可見,設計問題才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掌握大量的資料,這個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創新性和可探性,而且不能超出學生的思考范圍。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精心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整節課是圍繞問題而展開,關鍵是要通過實驗來解決問題,當然,我們所設計的實驗也應該圍繞這個問題而展開。因此,我們所設計的實驗過程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過程,讓這個問題通過大家自己動手操作,自己探索之后得到解決。這就要求我們所設計的實驗一定具有可操作性,也能夠通過實驗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比如:在解決“同濃度的鹽酸和同濃度的醋酸,哪個導電性更好?”這樣的問題時,引導學生自己做實驗,深刻認識了強弱電解質的導電性不同,更主要的是學生又發現問題:在實驗中會出現氣泡,并且溶液會呈現顏色的變化。這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查閱資料,不斷探索,尋求真理。
三、豐富學生知識,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
通過化學學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一方面要以實驗為基礎,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另一方面不能忽視化學基礎知識的拓展,既要注重化學各章節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還要加強化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作為教師,要積極的組織和引導,將這些知識進行拓展。首先,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主要解決一些比較淺層次的問題,可以查閱一些與課堂有關的知識內容,例如,文中的科技史話、科學視野、資料卡片等,指導學生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和綜合,成為課堂知識的延伸和深入。其次,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解決一些比較深層次的問題。在化學學科中,會出現很多有難度的問題和有爭議的問題,但是,作為教師,不能全部幫他們解答,應該鼓勵他們互相交流和探討,有必要時組成興趣小組,教師只是在他們討論的過程中,適時引導,及時糾正他們的偏差。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解決了問題,又建立了一個和諧、合作的團隊,讓他們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最后,將他們討論的結果形成一個書面報告。這是一個反思的過程,也是一個從實踐到理論升華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歸納的能力。但是,在現實中這一個過程很容易被忽略,所以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是知識的接受者,一定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和動力。
四、引導自主實驗,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一般都是由教師設計實驗,整個過程也是由教師進行操作,學生也只能按部就班,沒有創新的空間。基于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設計到操作,最后到總結、形成書面報告,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只是重點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不管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學生肯定都會有收獲,如果實驗順利,他們可以體會到收獲后的喜悅,有一種成就感;如果實驗失敗,他們也可以從中進行反思,尋找問題出在什么地方,這也是一種收獲。同時,如果學校有條件,可以固定時間向學生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主動實驗,為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最大限度的提供保障和支持。
五、總結
總之,有效教學可以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可以打開學生緊鎖的心扉。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更廣闊的舞臺和天空,使學生成為發現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但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不斷的積累和探索。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認識化學學科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影響,也要充分認識教師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地位,要積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問題,使其具有探究意識,形成探究習慣。
作者:楊力 單位:重慶市秀山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