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志設計是當今讀圖時代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
標志是規范化的、讓人記住的視覺圖形符號。標志設計利用獨特的造型語言,向社會傳達著特定的社會內容。標志“圖”的設計不是為了給人欣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用,是為了傳達某種意義、情感或者指令。在讀圖的年代里,標志通過可視的語言,通過觀看直觀的表達信息、圖形的形態體現出信息的內容,通過對標志“圖”的讀產生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圖形是世界性的,無國界、無文化、無地域、無民族限制的視覺語言,在傳遞信息的時候很少會產生歧義。標志設計以視覺圖式的形態作為一種信息的載體,不會過多的受到生態、時態、文化的限制,它的內涵信息表達永遠呈現開放性和放射性,能夠直觀、快速、高效、簡潔、醒目的傳遞出特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信息。標志設計的豐富內涵需要圖式的形,以象征或者隱喻的手法體現出來,標志的視覺意義和聯想,來自于受眾對圖品讀的心理體驗,標志只是一種視覺的象征,通過簡潔明了的視覺圖式,采用不同的結構形式讓觀者解讀、領悟、會意圖形的豐富視覺內涵。標志的外在圖式是標志設計深層次意念傳遞的必要載體,標志必須借助外形美觀的圖式來傳遞特定的情感,打動人,感染人,誘導人,激發受眾對擺放在貨架上的商品產生購買欲望。
二、彩陶紋樣啟示下的現代標志設計需要視覺識別的密碼
遠古彩陶上的紋樣不論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這些復雜的紋飾是遠古時代人人都可以意會的,是那個時代得以傳情達意、再現生活的重要物質載體。千萬年歲月的流逝,信息鏈的斷裂、缺失、演繹、誤繹或者誤傳,人類知識的每一次遞進都會丟失一部分文化背景的上下文的傳承,交叉更替到現在,彩陶紋樣大部分漸失其意以至于最終成謎而無解。彩陶上的一個符號或者一幅圖畫就像遠古的符咒,成為永遠的迷途。這些遠古人類耳熟能詳、路人皆知的圖像為什么我們讀不懂,因為我們丟失了解碼圖像的鑰匙,我們現在生活環境的文化背景和遠古時代的文化遠遠不同,兩者之間不能形成平等的交流平臺。
現代的標志設計是現今人類生活環境的真實再現,是信息傳遞進而達到交流和溝通的重要途徑,標志圖式的視覺語言需要被人們讀得懂,就需要找到一個解讀標志符號的密碼,這個密碼就是大眾的審美觀、文化觀。標志設計是實用性設計,是社會性設計,是信息交流的無障礙設計,標志圖式閱讀的通暢,決定了標志設計的內涵的彰顯。標志設計圖式的選擇和創造,必須以研究人的視覺心理需要為前提,使用符合社會審美的一般視覺圖式,選擇社會大眾常見的、熟知的、具有共性特征的圖形作為圖式設計的元素進行設計整合,避免一些不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審美和圖形載體,以達到大眾化的信息交流形式。比如最早出現在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紋樣中的回紋,在當今社會就經常在標志設計中使用,體現出富貴不斷頭、連綿不絕的吉祥寓意。云南民族大學校徽,標志圖形就選用中國傳統紋樣“回紋”作為整體造型,也是云南的民族圖案,用在在這里體現出大學教育對知識、真理的探索精神,以及傳承民族文化、傳播現代文明的高校文化內涵,下方孔雀羽毛的變異,體現出地域特征,具有很強的視覺識別性。面對現代的視覺傳媒形式,在標志設計的審美形式和圖形選擇上,彩陶紋樣等傳統的藝術具有比較大的優勢,傳統的圖形不僅具有滿足大眾認可接受的形式美感外,它們本身具有豐富的大家熟知的信息含量,比如龍紋、鳳紋、魚紋、回紋、葫蘆紋、云紋、水紋等等,這些傳統的起源于彩陶紋樣的圖式本身承載和積淀的大量信息已經深入人心,有利于信息的傳播和解讀,也有利于設計師的再造。
標志設計在當今的讀圖時代,圖形的信息傳播和各種科技手段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新的技術手段和傳媒方式為標志圖形符號的傳播創造了優越的視覺平臺,設計師在標志設計的過程中不但要了解大眾的標志審美需求,更要了解不斷出現的各種新的技術形式,了解、認識和把握各種媒體信息傳播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超越語言障礙地進行信息的交流。對于讀圖時代的標志設計視覺信息的閱讀,大眾審美形式是釋圖的鑰匙,傳統圖形是釋圖的鑰匙,對各種媒體的掌握利用也是釋圖解碼的鑰匙。標志圖形符號的設計要對社會產生的各種文化思潮、審美觀念、流行圖式、社會需求進行真正深入意義的關注,探索新的設計語言,并且在不斷融合各種社會現象和文化內容中獲得大眾的識別和認可。
三、結語
當今社會的時代文化發生巨大的變化,讀圖時代語境下的審美理念、審美形式、審美內容等諸多的因素也發生了變化,社會對視覺審美圖式的形式和文化內涵也提出新的設計要求,在標志設計中對于彩陶紋樣審美等傳統文化的再使用,不是視覺的倒退,而是發展,是借鑒和啟示,以彩陶紋飾為代表的本土文化應該得到弘揚,圖形設計應該更精練,形式意味應該更深刻。反觀彩陶紋樣的視覺樣式,它色彩的渾厚、線條描繪的張揚、表現手法的樸拙、表現內容的率性、紋樣的豐富多樣、視覺信息的簡練等審美特征,它的再現生活的真實、信息表現的普遍大眾性、蘊含的社會內容等精神給我們一種啟示,提醒我們標志設計不是外在審美形式,不是技巧,不是單一的一成不變,標志設計必須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傳遞特定的社會信息,滿足社會大眾的審美需要,設計出能夠滿足本民族精神需要的標志形態,達到傳情達意的目的。
作者:劉艷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