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一、采取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策略
我們的學生幾乎不預習,認為反正要上課,預習不預習無所謂。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課前預習的優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可做到心中有數,聽課有的放矢。小學生年齡小,不可能每堂課都保持充沛的精力,聽課時可將重點放在預習中遇到的“難點”“要點”和“疑點”上。
2.加強數學計算的牢固性。
3.預習是獨立地進行閱讀、分析、思考,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課堂學習策略
課堂學習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習成績,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專心聽講。也就是說,課堂40分鐘要集中注意力,緊跟教師的思路去領會教學意圖,要多開口說,多用耳聽,多用腦想,特別要注意上課的時候緊緊盯著教師的眼睛,跟著教師的眼睛方向轉,這樣上課的時候不容易走神。
2.當堂消化。要盡量消化當堂所學的知識,如有消化不了的,要盡快在課后解決。
3.多做筆頭練習。現在同步輔導的數學題很多,可以有選擇地訂一份參考練習題。
4.有效組織小組學習活動,實現任務的目標,使學生感受成功。
(三)課外復習策略
1.加強對題型的認識,鞏固記憶并發展應用。在學生理解每一章節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練習,從中培養學生運用的能力。
2.每一節都會有一些不易記住的計算要領,專門用一個小本子,把這些題總結在一起,經常看看效果會很好。
3.課后要及時對本節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以便解決、消化課堂上的遺留問題。
4.循環復習。一般說來一個星期學習一個模塊,每個模塊的問題必須在本星期內解決,不能“欠賬”。
(四)教師方面
1.課前準備。
課前認真鉆研教材,備課具體詳細,準備充足,并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預習,要做到有的放矢,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白具體干點什么,并完成到什么程度。
2.課堂中。
(1)多用生活語言,講話時帶點小幽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情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上注意教師,喜歡教師。學生只有喜歡教師這個人了,才有可能喜歡教師所教授的這門課,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2)教師在每節課后都要留有幾分鐘時間。德國哲學家狄慈根說:“復習是學習之母。”不通過有效的復習,就不能把新舊知識加以對比、聯想、融會貫通。只有靠及時復習才能“趁熱打鐵”。這是數學學習策略中很關鍵的一步,把所學內容作一小結,這是很重要的。而且每隔幾個模塊都有一個側重點,因此做好每一階段的學習小結是很重要的。
(3)倡導任務性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務。
(4)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對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
(5)激勵性策略。物質和精神獎勵同時進行,讓學生在享受精神獎勵的同時,又可以享用物質,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本人的積極性,又可以觸動其他學生,兩全其美。此種策略非常實用,有時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6)我認為,在操作中還很有可能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應當主動找學生聊天。我們可以采用朋友式的聊天策略,就是聊家常性質的,當碰到一時間很難下手的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換位式考慮策略,讓學生幫教師一把,讓他們做“老師”,思考面對他們這樣的學生時,應該怎樣做。我們有時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于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想出辦法,而且他們自己想出來的辦法往往很容易得到實施。
(7)當然,我們在每一學期中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實施學生自我比較與他人比較策略,進一步幫學生樹立信心。
(五)家校合作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成績的好壞是天生的”,我認為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家長應該在教師的指引下,督促自己的孩子在家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及時地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并與孩子進行心連心的溝通,在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能及時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做到把問題大之化小,小之化無,奉行快樂學習的原則。
二、結語
總之,數學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收到最佳效果,能夠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把學習當做一種習慣,一種需要。通過師生協調、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多維互動,教師可以創設一種主體互動,協同競爭的富有生氣的教學情景,從而產生教學共振,實現教學相長,推動班級良好學風的形成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張李春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香泉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