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景觀設計論文
一、鄉土因素融入河道景觀
(一)河流與農業具有天然的緊密聯系
人類的聚居地幾乎全部都在河流沿岸,這不僅是因為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源,更是因為在鄉村、城鎮出現之初,人類的農耕活動更是離不開灌溉的水源。河流與農業的關系是一種天然的不可分割的關系,這是一種完全不需要被證明的事實。
(二)在城市景觀中再現田園元素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加速,城市與城鎮的規模在急劇擴大。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再現田園因素,具有如下優點:1.充分展現景觀藝術設計與生態意識之間的緊密聯系。利用景觀設施中的田園小環境2.凈化城市空氣,減少噪音,同時由于沒有了需要有人定期修剪和維護的草皮,杜絕了城市土壤的鹽堿化。3.利用景觀藝術設計體現人文關懷。田園因素本身就有了讓人們參與其間的可能,而這所帶來的身心愉悅是其他設施無法提供的。4.景觀設計從其本身充分的展示了地域特色。這種并不需要花費更大成本的景觀元素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能夠給城市帶來更自由更舒適的人居環境。
二、城市河道景觀設計的構思及分區
城市河道景觀有很多種設計方法,但一般都離不開岸邊的綠樹、堤岸、護坡以及供人們行走休息的步道和休息平臺。河道景觀本身就是一個在狹長的區域范圍內進行的設計,一般都是以河道在城市的起點或特定的地點作為開始,以出口或特定的節點作為結束進行整體規劃,在整個流域范圍內設定若干個主題區域,并利用它們之間的綠化、通道等自然元素進行聯通和過渡。
河道景觀的基本結構是按照沿河道路、景觀帶、河岸通道、堤岸這樣的順序排列的。通過布置空間形式豐富的景觀建筑群落,來重新界定景觀帶的分區,引導交通流向。而特色農業并不僅是種植在地面上,景觀建筑群落的某些上空位置也可以作為特色農業元素的載體,這樣一來,特色農業就不僅是平面的形狀,也可以出現帶有立體的多層次的效果。
三、城市農業景觀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中國城市建設幾年來帶來了不少嚴重的問題。一是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即大面積的草皮和被修剪成歐式的樹木和幾何圖樣的景觀道路。二是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觀設計帶來的環境問題。硬質的地面鋪裝導致了地面本身的蓄水和排水能力被徹底隔。三是日益加劇的模式化加劇了居民生存環境的窘迫感。
隨著生存競爭的加劇,城市居民承受著越來越多的壓力,他們更需要有這樣輕松的環境來調節心理狀態。因此,在城市景觀中增加農業形態的景觀元素是解決城市發展問題一種有益的探索。第一,它能夠帶來的新鮮感是其他景觀設計所沒有的。第二,農業生態系統離不開人類作業的維系。第三,在表現城市地域性特征上,這是一個最能直接體現特點的好方式。(本文來自于《大眾文藝》雜志。《大眾文藝》雜志簡介詳見。)
四、結論
對于今天這樣一個信息爆炸和追求多元化的社會,城市建設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變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從道德層面上來講,未經雕琢的荒原,在一定程度上勝過城市。而對于景觀設計的學習,也最終演化為對于人類文化的研究和探究。
作者:王永志 單位:大連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