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利用學案,開動學生的腦筋
“導學案”是教師為學生準備的學習依據。在導學案中教師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都明確地給學生指出來了。學生通過對導學案的認真研究和思考就會掌握本課的學習知識。可以說,在導學案的幫助下,教師不用站在講臺上再滔滔不絕地講授知識了。教師可以深入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探究知識,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有自己的學習過程,親歷學習過程,感受知識的習得。導學案中每個教學環節的設置都讓學生一步步地走向了知識殿堂的頂端。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例如在學習《多元文化“地球村”》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導學案來學習豐富多彩的文化,讓學生了解具有國家代表性的東西,了解世界文化人物。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或和同學的討論,回味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同時也了解到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著各自的標志和代表人。學生通過學習,養成了良好的自學習慣,掌握了學習方法,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準備鞏固練習,學知識強化技能
教師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后,學生需要做一定的練習題來進行鞏固練習,以加強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樣做的目的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和理解知識,讓學生可以靈活熟練地應用學習過的知識。經過學習、點撥和強化練習,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就牢記于心了。通過長期的堅持,學生就學會了自主探究和學習,養成了主動學習的好習慣。例如在學習《我們應盡的義務》的時候,學生了解到了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道德義務含義,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作為一名中學生這些也是學生應該遵守的義務。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進行鞏固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一些練習題,例如列舉各種義務讓學生分辨哪些是法定義務,哪些是道德義務?我國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是什么?這些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學習過的知識,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鞏固和掌握,讓學生可以學過就達到“學會”的水平,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三、教師克制自己,給學生展示表現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習慣了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授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教師主宰課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盡情地展現自己,使課堂成為教師的舞臺。教師應該改變自己,克制自己,把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給學生提供舞臺。例如在學習《在承擔責任中成長》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承擔責任?很多政治理論教師習慣用自己的語言去講給學生,但是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把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主動地思考得到問題的答案,從而獲得知識。學生通過探究完全可以理解到:“責任的產生歸根結底是由人們所處的社會關系決定的,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身份不同、角色不同,責任就不同。”這些答題要點。教師要讓學生說出這些要點和關鍵詞,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親歷學習過程,感受學習的快樂和獲取知識的樂趣。在學習中,學生有了自己的舞臺,教師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總之,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中,實現了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路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思考、探索、討論,還有教師的引導和啟發,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課堂學習氣氛也變的活躍起來了。課堂不再是教師獨自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共同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展。
作者:范深靈 單位: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古竹鎮新智中學